前言
中小纺织企业的成本监控管理工作并不是在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长期的协调合作、协同投入,同时也必须对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做出真正的变革创新。唯有紧跟企业发展的脚步,在云会计时代对企业数据进行发掘、处理、分析与运用,才能确保中小企业在生产运营等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更为及时、精确和合理,进一步提升中小纺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
一、云财务成本控制体系模型原理
对中小纺织企业的云财务成本控制主要是把该企业目标成本的各个生产环节部门与其业务所产生的有关经营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完毕后,再将数据提交至云端进行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会遵循要素标准化和精准化的原则,自动分类基于数据录入后的类别,通过相应的处理技术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结构化的处理,在重新分配后再将数据转换为反映企业经营行为实质上的数据要素,最终细化到具体的成本控制指标,并存储在云财务平台中得出企业想要的数据。在整个云平台的运营流程中,云处理是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指对所采集和提取的数据进行管理、分类、保存、传递的过程。同时,为了提高云端处理的时效性与精确度,并降低人为影响因素,系统还建立了涉及各环节管理的财务业务信息体系。在处理过程中采用流程化、国家标准的会计工厂模型,把管理制度内嵌到信息体系中,使财务数据处理更为精细化,提升了准确性。
二、云财务成本控制体系运作流程构建
1.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中小纺织企业要想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将重点着眼于市场,而企业能否盈利靠管理,其中成本控制又是要义和核心。要想将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需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体系。一个企业的成本一直贯穿于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售后的整个过程,其成本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所以对于中小纺织企业,要在各个环节加强对成本的核心控制,促使各环节协调进行,保证在一个环节出现失误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环节的正常运转,将成本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大数据时代的分析,结合“云财务”具有数据挖掘和战略决策功能,有助于建立敏捷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实现财务流程再造。在成本费用管理框架内,将企业的目标成本费用进行划分,然后逐级实施到具体的部门,通过流程进行落实管理,最后细化到具体的费用管理指标。通过企业云财务数据共享管理平台将采集检测到企业的各项关键财务指标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费用标准化的管理,然后将数据上传并自动存储备份在企业自有的云数据中心,同时企业通过财务数据共享管理平台强大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功能以及实时在线的统计分析报表功能,发现问题和及时查找出企业费用精细化管理中的各种漏洞,为后续企业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以此来实现企业费用精细化管理升级的目的。
2.确定成本控制模块
针对中小型纺织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的实际情况,将生产成本控制过程分为四大模块:采购模块、物流模块、库存模块、研发模块,并通过四大业务模板数据信息平台与云会计信息平台的整合,从财务技术层面上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有效利用云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成本精细化控制目标的预期。
第一,采购模块的控制。企业可利用云财务共享平台建立原料数据库,利用平台原料市场信息管理模块,掌握企业所需原料的品质、报价、供货等状况,以便能够掌握较为全面、精确的原料信息,为企业购买到价廉质优的原料提供合理的购买渠道。另外,中小纺织企业也可利用云财务共享平台,及时公布采购信息,利用这种发布采购信息的方法,有效地拓展了购销范围,缩小了供求距离,从而减少了购销成本,提升了购销效率;在供货商挑选方面,由中小纺织企业通过云财务共享平台对不同的供货商进行评价打分,在确定交货、服务、品质和成本的基础上,选出质量最好的供货商,将任务交接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依据企业生产物资物料清单、企业产品计划等信息决定购买数量,在满足企业需求的条件下,将订购、生产和管理成本最小化。
第二,物流模块的控制。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物流配送费用占比达到总体配送费用的55%,是整个实际成本支出中很大的一笔花销。当下物流运输存在的货物毁损、延时配送、交通肇事等多种不确定因素风险,很大程度会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建立云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该难题。首先是订单管理,可以在系统上建立订单信息查询功能。根据上传的客户信息资料,用信息管理自动建立用户的档案。对于用户的名称、地址、具体业务、联系方式等,只要在系统登记过一次,便会自动保存客户所有信息,为下次直接联系提供便捷。在订单查询时,只要手动输入配送单号,便会显示包裹的详细情况,以便企业了解现在包裹所处的位置、中间经历的时间、包裹到达的时间等明细。其次是路线设计,此环节内容重点是涉及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时间顺序安排和物流中心配送线路,包括物流供货过程和整个物流的运输过程中所有相关的信息,如装卸货物的起始时间、物流运输车最大正常工作能力的运行状况,还有运输车牌照、运输车容积、运输车司机姓名、联系方式等。云平台可以在进行货物集中配送前先对货物运输的路径选择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避开各种不利的因素,选取最佳的路径,并可以对整个物流过程全程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测,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各种突发物流状况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以此来实现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第三,库存模块的控制。在产品采购入库阶段,将采用大数据分析中心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综合考量、对所接受订单的诚信程度和对供货商的服务质量等综合数据分析,为企业推荐适合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采购部门挑选合格的供货商,并确定好采购计划,在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合同。在库房调拨阶段,采用的是完全共享的模式。云平台可以获取企业所有仓库的存储情况,当某个仓库的存储量不够时,可以调用其他仓库来弥补,及时完成订单的输出。在产品出库阶段,根据云财务中心的指令向仓库下达发货命令,在送出货物的同时其相关信息和具体位置会通过云财务中心接收给仓储管理部门,实现同步定时监控整个物流状态信息,保障货物安全送达。
第四,研发模块的控制。在研发模块中,基于云财务共享平台,企业内部结构与研发模块之间可以建立协作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企业与各供货商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展,达到企业间利益最优化的发展目标,最后实现企业共赢,提高企业国际国内竞争力。通过协作机制的建立,节约了资金和人力,做到信息共享,这样有利于研发过程中信息的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减少协作期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通过构建云财务成本控制体系,提高盈利和发展能力,可以为双循环互促背景下中小纺织企业实施“云财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型纺织企业是我国纺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的年出口总量在世界各国纺织品中都名列前茅。然而我国中小纺织企业普遍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为主的外贸经营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很高程度的对外依赖性。
双循环发展的核心动力主要在于:第一,以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模式为主导,发挥其国内超大资源规模市场优势能力与拉动内需能力。第二,改革传统管理模式,通过“云财务”等数字化手段新建创新企业价值管理,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主体的智能和敏捷的成本控制与生产决策,更快速地挖掘生产价值,更高效地参与“双循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型纺织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困难、国际贸易依赖程度高、盈利能力趋弱的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应当进行供给侧改革,主动加入双循环发展战略中,适应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变化,巩固生产基础,促进新技术转换,积极寻求经济新增长点。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企业需要借助“财务云”实现对企业内外部的全量、异构、多类型的财务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挖掘,从而释放企业财务数据价值,构建云财务成本控制体系。通过设计成本控制模型,确定成本控制模块,在理论上构建了云财务成本控制体系,为中小型纺织企业提升利润与发展竞争能力提供全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