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文互联网永远的梗王

在有着8.29亿参与者的中文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谁会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

比如,鲁迅。

鲁迅,姓周,字笔畅,浙江周树人。

虽然身高只有一米六,经常被主动站起来发言的陈独秀同学挡住,但却是个行动上的巨人。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数十载,有着“中国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的称号,最近还一手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

该网站本是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供学术交流和史料查询使用,年就成立了。直到前两天被博主

黑历史打脸bot翻出来,成了网友验证真假梗、进行朋友圈打脸行动的利器。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查的人实在太多,网站一度出现崩溃状态,足以见得鲁迅先生的分量。

“都说过”

鲁迅成为网红,大概是从90后憋不出作文的时代开始。

在一代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再扯的话只要后面加个破折号,都会看起来专业许多。比如:

5X同X,一个神奇的网站。——杨幂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郭·狄更斯·敬明《小时代》

网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这句。——沃·兹基硕德

更别提迅哥儿这种造诣无出其右的大家,任何汉字的排列组合只要扣上鲁迅的名字,便是对的,从来如此。

生活中渴了累了苦了颓了,碰见社会不公人心阴暗了,鲁迅语录都是万金油。

当仁不让地成了中国网络名言鼻祖,和各种鸡汤的原伪作者,被引用的频率之高,揭露的社会黑暗之露骨,可甩如今年轻人最爱用的李狗嗨和奇葩说不知道几条街:

傻人有傻福,傻X没有。——鲁迅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鲁迅

五十六个闰土、五十六只猹、五十六支闪亮钢叉放你家。五十六个声音汇成一句话:叫你偷瓜叫你偷瓜叫你偷瓜。——鲁迅

管他呢,反正只要任何人说的话后面加上我的名字就显得好像很有道理似的,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说过这些话。——鲁迅

在表情包界和金句界的流水线作业下,鲁迅在中国人心里的精神地位可见一斑。

时不时还要为微商代言↓↓↓

和帮迷妹们放彩虹屁时被引用↓↓↓

虽然大多恶搞的都很明显,划重点:以上所有,鲁迅都没说过。

可架不住鲁迅先生一生写作了多万字,还有不少是闲来无事的日记。在没有检索系统的年代,空口鉴真假还真不是个容易事儿。不如一起做道题吧——

下面哪句话是鲁迅本人的原话?

A我说过这样的话。

B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C的确是我说的。

D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

答:都说过。

“我,亚洲第一梗王”

鲁迅语录鱼目混珠,而鲁迅的梗却人尽皆知。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混了够久,一定见过下面这个在古早的论坛时代常常出现的段子。

虽然段子的出处已经不得而知,但这倒是不愧于先生“世界第一马甲帝”的称号。毕竟光他自己就用过“L.S”(《语丝》周刊第9期)、“你的小白象”(年5月鲁迅写给许广平的第二封情书)、“嫩弟弟”(年7月13日许广平回信)等上百个不同的笔名。

还有一些段子呢,则是由80、90后语文课上都学过的课文衍生而来。

比如最传播最广的那句“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其实先生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年)

高考考纲必备条目把它浓缩成了短短的八个字,随后经过网络的迅速传播,被运用到各大游戏中,用来暗讽辅助角色的效率太低,或是被辅助用来吐槽队内输出太坑。

例句:“学医救不了漫威宇宙”、“学医救不了秃头”。

年的短篇小说《故乡》贡献了中文互联网四大神兽之一——猹,和红肚兜少年闰土。

一个文学常识,如果暗恋多年的女神突然红着脸对你说“今晚月色真美”(发音“阿姨洗铁路”)。那么她就是在玩《故乡》里的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抢先说出“适合插猹”。

这些老梗早就写在中小学课本里,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曾听过,也能接上一两句。自然而然的就从中二时期的QQ空间时代,火到如今的沙雕时代。

不仅经久不衰,甚至还常说常新。比如曾让无数语文老师困惑的《枣树》梗,就可以活学活用地造句“我有两张自拍,一张很丑,另一张还是很丑。”

《孔乙己》贡献的梗更多了,有装逼者专用的“回字有四种写法”、有实力嘴硬甩锅的“XX的事,能算偷么”。

讽刺意味浓厚,但凡被改编四周就“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知乎用户

斯塔胡

从影视作品衍生出来的梗也不少,比如国产剧《楼外楼》里被网友们疯传的“抓捕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剧里本是鲁迅用来嘲讽地方官员无知的话,已经成了一个玩名字梗的经典模板。一是角色的本名,另一个是角色的绰号,“抓捕”可以替换为其他动词。

常见的例子就有“抓捕蜘蛛侠跟我彼得帕克有什么关系”、“卢本伟开挂和我五五开有什么关系”等等。

流水的梗,铁打的鲁迅

抛开这些被恶搞、被疯传的段子,鲁迅先生之所以被无数年轻人视为精神领袖,本是因为反骨。

生平只留下过一张大笑的照片,除此之外都是眉头紧蹙、不苟言笑,满脸写着不好惹。

他从小就爱骂人,读三味书屋时,嘲笑班里一个的女孩子一哭就会挂着两条鼻涕,加上两行眼泪,便生动形象地赐名曰:“四条”;

长大了热爱脏话学,年专门写过一篇杂文《论“他妈的!”》,归纳了中国人的骂人方式,梳理了国骂的悠久历史;

偶尔还喜欢动武,甚至连猪都不放过。在和妻子许广平两地分居时期,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啃相思树,鲁迅一时气极,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决斗。

真是好硬核一男的。

“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有毒。”

《致李秉中》,年

因此,韩寒、崔永元,但凡是文字中带一些叛逆气质的人,都被八抬大轿捧上过“当代鲁迅”的神坛。

但随着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一个接一个地鲜活重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里,你才知道你鲁大爷永远是鲁大爷,超现实讽刺搁今天也直戳痛点。

对熊孩子可以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年);

社畜麻痹自己再加一会儿班的时候,可以说:“自由不是钱能买到的,但是为了钱可以出卖自由。”(《娜拉走后怎样》,年);

女神拒绝备胎的时候,可以说:“你是个好人”(《解放了的堂吉坷德后记》,年)。备胎也可以安慰自己:“你命里注定的必然要失败!”(《伪自由书·对于战争的祈祷》,年)。

……随便一句话就能上热搜,随便一篇文保证百万加,当然是在他被禁言删号之前——

“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回给许广平的信,年)

鲁迅先生的气节,很多都是语文老师告诉过我们的。

而语文老师没告诉过我们的是,当年鲁迅知道自己要被收编进课本时,曾明确表态他不愿意:“一听见《呐喊》在那里给中小学生读以后,见了《呐喊》便讨厌。”

事实证明,迅哥儿的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为就算他只是在日记里百无聊赖地写下一句“哈哈。”,应试教育也能就此出一道标准答案不少于字的阅读理解:

第一个“哈”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苦笑与无奈,第二个“哈”字,笔锋一转,作者意图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给读者,鼓励大家冲破旧制度的枷锁。而句末的句号,则运用得出神入化。句号表示结束,作者用简单一个句号,便充分强烈表达出要结束旧制度的想法。

作者本人听了,都想送他们一句:“还是拉倒吧。”(《致杨霁云》,年)

“老孩子”

《鲁迅日记》中曾记录,在他生命最后9年,完全靠版税和稿费赚钱养家,每月收入多元。而当时上海一个四口人的工人家庭的每月生活费还不到40元,就连蒋介石的薪水也只有元。

虽然挣这么多还要想着傍富婆吧:“为赤贫的绅士计,目前最好的办法,我以为莫如弄一个有钱的女人做老婆。”(《新的蔷薇》,年)

鲁迅和第二任妻子许广平

但如此高的收入,也足以见得鲁迅一代大家的能力和地位。

唯一不以为意的,就是他自己了,鲁迅一向反对外界对他个人的过度推崇。甚至年,在要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时,还曾措辞强烈地予以拒绝: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那么鲁迅在乎什么呢?或许是玩吧。与他爱恨纠缠多年、也互怼过多年的茅盾,曾经这样形容鲁迅:

“精神上,他是一个老孩子”。

他第一酷爱养宠物,早年喜欢金鱼,晚年玩起了壁虎;

第二酷爱看电影,光是年一年,就看了34部,也就是一个月三部的节奏。

足以见得鲁迅先生在除了文学之外的美学造诣也很高,极具文艺细胞。不仅亲手设计了北大校徽、自己小说的封面等作品,还是民国时期的时尚icon。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里提到,鲁迅当年批评过自己的搭配,并提点到:“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还真别说,都挺有道理。而他自己的穿搭呢,也曾在写给许广平的情书里汇报过:“背心已穿在小衬衫外,很暖。”(年)

看看图,这渔夫毛衣开衫里面搭配深V领毛衣,内搭一件中式立领衬衫,还很心机的把上衣塞到裤子里提高腰线的打扮,就算放到今天也是个弄潮儿了吧。

当然鲁迅最喜欢的,还是吃零食了,满口龋齿就足以证明他的“老孩子”本性。

在教育部做公务员时领了工资先去法国面包店买两款共四十个奶油蛋糕再说,也是稻香村的常客。

“桂花白糖伦教糕,猪油白糖莲心粥,虾肉馄饨面,芝麻香蕉,南洋芒果,西路(暹罗)蜜橘,瓜子大王……”曾在文章《零食》里留下过无数自己酷爱的甜品名字,其中尤为钟爱沙琪玛,就连儿子周海婴想分一个也不给。

因此牙齿长了不少大窟窿,可每每看完牙医,还是会愉快地买了一堆饼干回家,然后陷入疼和馋的死循环。

这样看来,好玩了一生的鲁迅先生,也不愿只被视作一个成日哭丧着脸、苦大仇深的人吧。

毕竟,金句王、情话王、吃货王,单拎出任何一点都是佼佼者,这样的快意人生谁不向往呢?

写了这么多,最期待看到的一幕,还是杂文家唐弢曾回忆的这段“绍兴回旋”:

“每次鲁迅来我家,总是一进门就轻快的在地板上转圈,打旋子。”

可以说是很潇洒了。

·END·

云南那么美,你们那么腐

进入21世纪,被查处的曾主政云南的高官有3个省委书记、1个省长、4个省会市委书记

天也云南美,地也云南美冰川伴热海,蓝天彩云追山也云南美,水也云南美江河淌碧玉,群山竞翠薇村也云南美,寨也云南美漫步三月街,又泼吉祥水歌也云南美,舞也云南美多少阿诗玛,跳得四海醉……

上个月刚去过云南,云南之美,歌词诚不欺我。但写词之人,却欺了云南人民。这首《云南美》的作词者是凌粼,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就是刚刚被通报“主动投案”的那位。

秦光荣因何投案?有媒体报道,“儿子被抓了,不得不投”。

儿子是谁?

华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会主席秦岭。

年11月27日,华融投资曾发布公告称,由于个人原因,秦岭已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随后,再无公开消息。

而就在秦岭“辞任”当天,华融两位副总、一位总裁助理也一同辞职。

有媒体报道,这起“辞职波”源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被查。目前,赖小民涉嫌受贿、贪污、重婚一案,已经于今年2月被提起公诉。

贪腐“高原”

《云南美》这首歌最初是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创作,8年由天后那英演唱。年,该歌曲发行,动用了宋祖英演唱。当时,秦光荣任云南省省长,省委书记是白恩培。

提起白恩培,在贪腐界“鼎鼎大名”。他用一部分贪腐金额,就创造了十八大以来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受贿金额的最高纪录;并在一众落马老虎中,博得了“终身监禁第一人“的称号。

法院审理查明:0年至年,被告人白恩培先后利用担任青海省委书记、云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房地产开发、获取矿权、职务晋升等事项上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其妻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亿元。

此外,白恩培还有巨额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不能说明来源。

而在白恩培13年的贪腐生涯中,10年是在云南渡过的。他从1年至年,在云南省委书记任上主政10年之久。

取个中间数,按照7年的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元。白恩培一人被查明的受贿额,相当于云南2.4万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或者近11万农民一年的收入。

讽刺的是,曾几何时,白恩培还是携反腐态势而来。就在他走马云南的时候,云南刚发生一起严重的腐败案:时任云南省长李嘉廷落马,随后因受贿罪被判死缓。

当时,白恩培表示,“李嘉廷案造成影响十分恶劣,腐败不除,事业难兴,对反腐败斗争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历史不堪回首,在白恩培之前,还有目前仍在海外潜逃的云南原省委书记高严。他不仅是滇老虎,还是电老虎。此处不再展开。我们继续回放最近这些年的云南虎。

低开高走的首虎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反腐工作便进入一个新周期,纪检监察部门的反腐通报中,也经常会出现“十八大后仍不收手”的表述。

前些年,我们从媒体报道中,还经常可以看到“某地首虎”的标签,如今,各地已经到了比老虎数量和级别的地步了。

云南的反腐成果,无论是在老虎数量,还是级别上,都堪称全国前列。

回看云南首虎落马,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年3月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两年后,沈培平案一审开庭。

检方指控:0年至年,沈培平利用其担任中共腾冲县委书记、思茅市人民政府市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腾冲县恒益矿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思茅市山河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兼并腾冲县富华实业公司、销售铁矿石、协调治理超载运输、开发大平掌铜矿项目、处置矿区群体性事件等事宜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上述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段治葵、毕胜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万元。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作为十八大后,云南第一个被拿下的省部级官员,沈培平不会想到,他竟然是陆续被查的滇虎中,职位最低的那一个。接下来,我们要盘点的,全是省委常委。

昆明市委书记之踵

沈培平被查后仅四个月,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被查,四天后就被开除党籍,降为副处级。

通报称,张田欣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张田欣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收缴其违纪所得。

至于具体造成了多少国有资产流失、谋取了多少私利,未见公开报道。

年3月15日,两会刚一闭幕,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即发布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一年多后,仇和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

法院审理查明:8年至年,被告人仇和利用其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项目推进、获取银行贷款、工作调整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身边工作人员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98万元。

在坊间和一些媒体的报道中,仇和有“能吏”和”酷吏“的双标签,并被称为昆明拆城运动中的“干将”。

细心的网友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仇和并非本土官员,其在7年底从江苏被调入云南,通报里其反腐事迹,正是从8年主政昆明开始的,耐人寻味。

仇和被查后不到一个月,年4月10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一年多后,高劲松被以受贿罪和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三十万元。

被查四年的大秘曹建方

年,云南反腐进入高热期。这一年年底,秦光荣曾经的大秘、云南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曹建方,也被宣布调查,随即被开除党籍处分,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

不过,对曹建方的查处,经历了漫长甚至看起来有些反复的过程,直到今年1月2日,经云南省委批准,已经被降为云南省农垦总局规划统计处原副调研员的曹建方,被立案调查。通报称,曹建方涉嫌受贿犯罪,取消退休待遇,收缴其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也就是说,曹建方的案子没完,而且在年初刚刚取得进展。这究竟和秦光荣有没有关,还不得而知。

有媒体报道,此前被宣判的云南农信联社原主任罗敏,系曹建方情人。此外,她还有一个身份,是日前逃亡的西南林业大学校长蒋兆岗的同事。目前,罗敏因犯受贿罪,已经一审获刑10年半。法院审理查明,罗敏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贿赂人民币元、.01美元、港币及价值人民币.01元的财物。

第四位昆明市委书记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三任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仇和、高劲松。不急,下面登场的还是昆明原市委书记。

年4月11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崇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虽然被查时任职河北,但是杨崇勇却是地道的云南昆明人。

在7年底被调入河北前,他一直在云南任职,走的时候正是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不过,和他的接任者仇和相反的是,法院审理查明,杨崇勇违反犯罪行为主要发生在河北任职期间。

法院审理查明:8年至年,杨崇勇利用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上的便利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企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办理、推动经营合作、公司设立审批及职务提拔调整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06亿余元。

大家注意这个数字,距离他的老领导白恩培已经不远了。

好了,盘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审虎疲劳,咱们不妨做个总结:

1.十八大以来,如果统计完整,不算杨崇勇的话,云南省被查处老虎至少已有白恩培、秦光荣、仇和、张田欣、高劲松、沈培平等6位。其中省委书记2人,昆明市委书记3人,仅1人不是省委常委。

2.从1年10月到年10月的13年间,主政云南的省委书记均落马。

3.从3年5月到年5月的12年间,历任四届昆明市委书记全部落马。

4.进入21世纪,被查处的曾主政云南的高官有3个省委书记、1个省长、4个省会市委书记。

天啊,你们对云南做了什么!

香港、上海、深圳的格局

本文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xw/96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