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区域产业发展的供应链基础

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30/5888907.html
来源:易流黄老师《透明数字化供应链》1.2节主要观点:一个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必不可少。同样,一个地区要想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产业落地,在引进明星企业的同时,相关供应链配套企业同样重要。

一个地区的贫富程度与当地的产业紧密相关,凡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成熟的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供应链生态支撑。

沿海一带产业链成功的基础

比如我国的浙江、广东和福建,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区域性的供应链生态,这让当地经济产生了滚雪球式的规模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以浙江省温州和义乌为典型代表。温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县域产业经济集群:乐清(县级市)的断路器,瑞安(县级市)的汽车、摩托车零配件,鹿城(区)的皮鞋,永嘉(县)的泵阀,瓯海(区)的眼镜,龙湾(区)的制笔。每一个产业集群都是一个非常完整且高度互动的供应链生态。

以乐清的断路器产业为例,在乐清,断路器的设计、模具制造、零部件生产、整件装配、包装材料与印刷等,都有完整的配套。每一个供应链环节,都有数十家中小企业或数百家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不仅供应链上下游紧密互动,而且每一个环节中的各家企业也充分竞争。由于产业聚集优势,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断路器类电子产品大部分产自乐清。

另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义乌。义乌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闻名的小商品产业聚集地,产业以针织、拉链、印刷、毛纺、工艺品和玩具等产品门类为主,集生产与批发贸易为一体。这些小商品的单个品类的供应链并不长,但把很多小商品聚焦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不同产品供应链之间的交叉,从而实现了部分供应链环节的规模效应。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例如,把纽扣、拉锁、鞋带、围巾、袜子、饰物、打火机和五金工具等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对上游的塑料、金属材料和纺织品的聚合拉动效应。这些小商品聚焦在一起的时候,不仅催生了庞大的批发贸易市场,也增强了商品对下游贸易商及终端客户的吸引力。

像这样的区域型产业集群全国还有很多,如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东莞虎门的服装产业、中山古镇的灯饰产业、佛山的陶瓷产业、晋江的运动鞋服产业、江苏丹阳的眼镜产业等等。这些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无一不具有成熟的供应链配套。

招商引资背后的供应链基础

长期以来,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多以给土地、建厂房、税费减免等方式来吸引企业入驻。在一些经济和产业欠发达地区,即使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但要招来企业也不容易。这背后的原因,主要被招企业决定要不要在某地入驻,不仅要考虑优惠政策,也要考虑周边的产业配套,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供应链企业的产业支撑。

现实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某边境口岸是热带坚果进口的主要通关口岸,多年来,口岸所在地的政府一直下大力气想促成坚果的就地深加工,也推出了诸如提供土地建厂房、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然而效果很不理想。

笔者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因为口岸所在地的供应链配套无法满足就地深加工的条件。首先,是因为物流成本。由于口岸所在地太偏,成品离下游客户太远,送货的物流成本过高。

其次,坚果的深加工需要与下游经销商频繁沟通,以满足每个市场区域内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该口岸造成企业与配套企业沟通成本太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必然了。

利用供应链大获成功的案例

重庆在年开始大规模向全球的笔记本电脑企业招商,包括惠普和宏基等。重庆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招品牌商和组装企业,还招零部件供应商,从而“无中生有”地在重庆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笔记本电脑供应链体系。结果就是,今天的重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三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在重庆生产,且70%~80%的零部件实现了本地供应。总结:建议各地招商引资部门从供应链的视角重新审视现有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全局化的视角来思考当地产业的发展布局。任何企业的生存都离不开供应链,招商引资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某个明星企业,还应该包括它身后的一整套完备的供应链配套企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wh/67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