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胃肠肿瘤MDT团队连线中山大学肿瘤医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年5月5日,我院胃肠肿瘤MDT团队在张涛主任、陶凯雄主任的带领下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陈功教授、医院李爽教授、医院王纯教授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讨论。我院胃肠肿瘤MDT团医院外科楼远程会议中心连线,我院胃肠外科蔡开琳教授、张鹏教授、吴轲教授,肝胆外科熊俊教授,放射科李静医生,肿瘤中心刘红利教授,马虹教授,薛军教授,刘俊丽教授,王晶教授等参加此次学术会议。

会议首先由大会主席张涛教授致辞,张涛教授感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陈功教授、医院李爽教授、医院王纯教授及线上所有参会的专家和同道能参加此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他表示,疫情期间肿瘤患者更需要专科医生专业化的帮助,现在疫情逐渐好转,不能松懈对新冠肺炎防护的同时,更不能放松对胃肠肿瘤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后精彩的学术分享大餐随之展开。张涛教授及蔡开琳教授主持本节的学术速递部分。会议第一节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带来“以NED为目标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策略”。陈功教授首先分享了一例初始状态无法切除的直肠多发肝转移病例,经过积极强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后患者获得了手术切除机会,从而实现了无瘤状态。借由该例治疗效果显著的晚期肠癌病例,分享中强调虽然不是每个晚期肠癌患者都能实现NED(无瘤生存),但每个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都应该保留享有无瘤生存的权利,而在临床工作中,肿瘤专科医生都应该在临床决策中合理筛选以NED为治疗目标的合理人群,提高NED晚期患者的比例,改善NED的持续时间。分享中陈功教授从NED概念及其对mCRC治疗策略的影响,以NED为目标的合理人群的筛选及以NED为目标,技术和生物学转化为治疗核心的合理布局这3个方面对针对晚期肠癌NED治疗决策中需要考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及分析。让参会人员重新梳理了针对晚期肠癌患者如何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NED状态。

会议第二节由我院肿瘤中心刘红利教授带来最新的年ASCO-GI最新进展解读,她分享解读了关于无法根治的晚期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能否获益,BRAFVE突变肠癌的最新三靶向联合治疗,MSI-H晚期肠癌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同时聚焦在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术前转化治疗以及三药化疗方案联合,寡转移肠癌中的应用。最后刘红利教授分享了免疫评分对III期肠癌辅助治疗患者预后预测价值。这些最新进展让参会者及时更新了当前结直肠癌的最新治疗进展。

肿瘤专科医师离不开临床患者,只有在日常接触患者中才能带来独立的思考及启发。随后会议进入实战阶段,开展两个病例讨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陈功教授、医院肝胆外科熊俊教授,医院王纯教授分别担任本环节主持。首先医院李爽教授分享了一例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的上段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过初程的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肝脏及原发灶病灶退缩,该患者合并肺部占位(性质待定),针对这一病例,现场各位专家及MDT团队成员针对肺转移灶的影像学表现,肝脏及原发灶手术的可行性,靶向药物的使用都给出了专业且中肯的建议。

最后由我院林振宇博士分享了一例“直肠癌肝转移全程管理”的病例,该名患者是一名年轻男性患者,初诊时即为直肠癌肝转移病例,经过MDT讨论患者接受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肝脏达到完全缓解,原发灶也完整切除。在随访的时间里患者又出现了少见的颈部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骨,肌肉组织转移,经过9次MDT讨论,该晚期患者取得了超过5年的总生存时间。

跟随这两例病例的展开,参会的各位教授及MDT团队各成员从影像学,病理,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内镜,肿瘤内科等各个学科的角度发表见解,并提出讨论。由于机会难得,参会的各位老师针对今年的热点问题还分别向陈功教授提出了疑问,陈功教授耐心的解答也让与会者收获满满。

此次线上MDT连线内容丰富,线上观众超人,观众反响强烈,都表示收获颇丰。会议渐近尾声,大会主席肿瘤中心张涛教授和胃肠外科陶凯雄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他们说,医院在新冠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现在疫情渐退,大家回归本职工作,特别是面对恶性肿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深感责任重大,也理解只有在工作学习中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夯实基础,充分的发挥MDT团队的特长,为广大的腹部肿瘤患者带来更长更好的生存获益与生存质量。大家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更加精彩的连线,也期待疫情过后早日能开展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END—

监制:伍钢张涛

信息来源:腹部肿瘤亚专科

作者:于丹丹

审稿:刘红利刘敏

编辑制作:凌波

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wh/66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