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重庆景点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渝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古镇历史悠久,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年6月5日,重庆市中山镇荣获“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

门票参考:免费

所在地/隶属: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

开放时间:全天

适宜季节:春季、秋季

建议游玩时间:1天

旅游景区级别:年(4A)

古镇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即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出“先巴文化”,在支坪王爷庙、罗坝燕坝等遗址留下大批珍贵文物。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年)秦灭巴,置巴郡,设江州县,中山属之。西魏时,更江州县为江阳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江阳县为江津县,中山仍属之。现镇域有无数汉墓(又称蛮子洞),可证明古镇历史之亘古。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中山古镇可考历史为年。

清初,江津县属地编为笋溪、杜市、思善三里,中山属笋溪里。

康熙三十三年(年)。每里分编为四单,全县共编十二单,后又改十二单为十二都,中山属十二都。

年张东岩,王元和书刻的大字题刻“三合场”可佐证是由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三个场合并而成。

宣统二年(年),成立城镇乡自治会,江津全县分为16个区,十二都分为嘉乐、嘉升、嘉平三个乡,嘉乐乡治所设三合场,中山属嘉乐乡。

民国十年(年)撤都后,改设为13个区,嘉乐乡属12区管辖。

民国二十四年(年)实行保甲制,全县设15个区,17个乡镇,嘉乐乡属二区(区署驻蔡家岗)。将原6个团划为几个保,几个保设联保办事处,嘉乐乡划分为三合、太和、紫云三个联保办事处。

民国二十九年(年)撤销联保。全县划为5个区30个乡镇,嘉乐乡更名为三合乡,仍属二区管辖。

民国三十一年(年)调整行政区划,全县设二、三两个行政区,5个指导区,共设68个乡镇,三合乡划分为三合、太和、紫云3个乡,仍属二区管辖。

年12月江津县划为10个区,三合、太和乡属九区管辖。

年,江津县区划变动,原第九区改为第十五区,新增第十六区,区公所设在三合乡所属之龙塘,三合乡、太和乡属十六区管辖。并由三合乡、太和乡划出一部分成立新农乡(乡政府驻团坟岗),三合乡划出一部分区域归新成立的凤仪乡。

年民主建政时,太和乡划出六、七、八、九四个村成立常乐乡,仍属第十六区管辖。

年合区并乡,十五区与十六区合并,改序号以地名命名为蔡家区,新农乡撤销,原新农乡所辖区域归还三合、太和乡建制,三合、太和乡属蔡家区管辖。

年7月常乐公社撤销,常乐公社所辖区的常乐、桐林和永和大队一半划入三合公社,飞龙、洪洞、斑竹和永和大队一半划归新成立的头道河公社管辖。

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三合公社更名为中山公社,太和公社更名为嘉乐公社。

年4月恢复常乐公社,年7月所划出区域归还常乐乡建制。

年12月调整乡镇建制,中山乡、常乐乡撤销,新建中山镇,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合场,辖原中山乡,常乐乡所属行政区域。

年5月乡镇建制再次调整,全市3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镇、嘉乐乡撤销,重新组建中山镇,镇人民政府驻三合场,辖原中山镇、嘉乐乡所属行政区域。

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年5月建制调整中,原四面山镇所属的高滩村划归中山镇管辖。同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

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年,被重庆市旅游局评为“十大名镇项目”、“十大生态旅游项目”、“十大乡村旅游项目”之一。

年6月5日,中山古镇荣获“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

地理环境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约62公里,重庆主城区96公里,东距重庆綦江区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米——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至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中山古镇历来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重庆綦江、四川、贵州、合江等地的产品物资大都集中于此交易。山货靠水上外运,大米、食盐及其它生活用品从水路运到该镇后,再由马帮运到合江、贵州等地进行交易。

中山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重庆江津区南部山区笋溪河畔,地处川、渝、黔三省交界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为东经°21′″--°25′40″,北纬28°47′45″,北距江津市区62.4公里,渝东二级水泥公路穿境而过,距重庆分钟车程,西距合江13公里,南到四面山21公里,境内有通往各村的镇级公路75公里,海拔为米至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天,年内有一定时期的积雪期。

旅游产业

国内诸多艺术家及领导相继来到古镇考察,并给予中山古镇极高的评价,明确提出:乡村旅游要解放思想,突破性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年,中山镇加大古镇保护与开发力度。随着旅游开发建设的推进,古镇已成为绘画、摄影、影视基地,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中山古镇备受社会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kb/102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