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水源保护区违建,严查企业违法偷排h

点击上方文字   “中山市横栏镇水源保护区,属于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内原有企业、餐厅及小型加工厂等多家涉污染企业,严重影响周边群众饮用水安全。”

  对此,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广东期间提出整改要求。10月24日,省级环保督察再次聚焦这一环境问题。日前,中山执法人员对该水源保护区进行巡查,现场看到水源保护区内水清景美,影响水质的污染源均已清退离场。

  清除水源保护区违建“大疮疤”,严查企业违法偷排,紧盯黑臭水体整治……通过多措并举落实问题整改,中山正发动着强有力的治污“引擎”。

◆落实“一把手”环保责任◆

10月19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督察意见后不久,10月24日,省第四批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中山,开展为期15天的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其中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是此次督察的首要任务。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中山市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黑臭水体整治、污水处理厂达标、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要高度重视省督察组交办的每一个案件,采取非常力度、非常举措真改实改,敢于啃‘硬骨头’,坚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顽瘴痼疾。”在省级环保督察中山市工作动员会上,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就坚决落实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作出了指示,陈旭东表示,中山要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和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推动中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创新局面。

中山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抽调环保、信访、公安等部门得力干将组成中山市交办案件落实组,严格按照时间和工作要求,坚持边督察、边移交、边整改的原则,坚决避免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坚决避免环保“一刀切”。认真对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反馈及省环保督查反馈的每个问题,逐项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和任务清单,明确整改路线,逐一验收、销号,对顽固反复、上一轮环保督察整改未完成的问题,深挖根源、一抓到底。

为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中山市建立领导包案制度,实行分类分层次包案,明确案件办理单位对每一宗交办案件均要指定一名领导包案,重点案件必须由案件所在地的镇区党政一把手包案,对涉及重大社会影响、重大违法行为以及重复交办案件则由市领导亲自包案,同时落实整改后督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据介绍,10月25日至11月15日,中山市共收到15批次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案件清单,共有宗交办案件,其中重点交办案件52宗,重复案件宗。期间,共责令整改宗、立案查处案件74宗、实施查封扣押17宗、关停取缔7家。目前,已完成宗交办案件的办结工作,办结率为94.5%。另外33宗交办案件已严格按照办案要求和时间节点加紧办理中。

◆紧盯不放黑臭水体整治◆

黑臭水体治理一直是中山的老大难问题,也是群众投诉的“重灾区”,更是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组紧盯不放的环保问题。

要啃下这个硬骨头,中山还有众多难关要过。为打赢治理黑臭水体攻坚战,中山市把黑臭河涌治理作为重大政治问题和民生工程,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要求中山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拧紧螺丝钉,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举全市之力推进黑臭水体实现根本性改善。

“这个黑臭水体整治‘黑点’,群众反映很久,虽然各部门多次把脉问诊,但治理成效不稳定,要根据整改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整改如期取得实效,以市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11月5日,市委书记陈旭东对省督查察组交办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南区恒大二期排洪渠水体黑臭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现场督导,要求交办案件办理责任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在前期已经实施的工程措施基础上,对排洪渠进行截污、清淤、岸线整治、水体生态处理等系统修复整治手段,逐步恢复水体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效能。

恒大二期排洪渠整治提升工程项目全长约米,跨越东区和南区。近期,由于旧闸门损坏,导致上游污水渗漏流入排洪渠造成污染,整治过程中水质出现不稳定现象,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后,中山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会商研处,制定整改方案。10月底已对水下渗漏污水进行清理,并计划1个月内对损坏闸门进行更换维修,11月中旬进场进一步扩大完善上游槎桥村截污。

位于中山市区的白石涌,经常发现有大量黑臭污水涌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接到省督察组交办的白石涌黑臭问题案件后,11月1日,刚刚履新的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危伟汉调研第一站便到白石涌进行现场督导。

“采取了哪些治水措施?生活污水收集率怎么样?工程进度能否加快?”在详细了解了白石涌治理情况进展后,危伟汉敦促住建部门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水质提升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危伟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节点,加快水环境整治力度。全市要一盘棋,以紧盯不放的韧劲、一抓到底的干劲,持续推进15个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从严从快办好交办案件◆

接到投诉,召集同事,穿上制服,第一时间直奔现场,开展勘察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省级环保督察期间,为第一时间查处违法企业,及时遏制其违法行为,接到线索后,环境执法人员直奔现场,对问题企业“突袭检查”。

“四五家喷漆厂偷排污水到河涌,粉尘乱排放,影响鱼塘造成鱼死亡。”10月26日上午,横栏镇接到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后,马上组织镇环保、工商、安监、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涉案企业开展突击调查。

通过对群众举报线索的分析,检查组锁定了一栋被分租给几家企业的工业厂房。经现场调查,厂房有两家企业均存在未办理环评审批等环保手续、未配套建设污染物防治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环境执法人员现场对相关企业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依法对涉案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对两家企业分别拟处罚金38万元。10月27日,横栏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再次对两家企业进行复查,发现厂房大门紧闭,相关企业已停产。

在阜沙镇上南工业区,生产橡胶制品的中山市中德密封材料有限公司和鹏诚学校相隔一条马路。该公司因“烟囱长期排放黑烟、粉尘,影响学校师生健康”被投诉。接到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后,阜沙环保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前往该公司进行检查。到达现场时,该公司正在生产中,现场检查发现,所有生产设备产生的废气未经任何治理,直接排放。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停工,并查封主要产污设备。

日前,阜沙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对该公司现场回访时看到,车间内无生产迹象,主要生产设备已查封。但经执法人员仔细核查时发现,有两台被查封的平板硫化机有发热现象。“我们将回去调取视频核对,看该公司原材料是否有减少。”执法人员表示,如果核实后发现该企业擅自恢复生产,主要责任人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沙岗食街晚上6点开始人为噪声严重,主要为音乐声和喝酒猜拳声。”10月30日,东区接到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后,立即在当晚组织东区城管执法分局、东区环保分局等部门就联合赴现场检查。执法人员现场对商家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商家不要露天摆放台面。同时,还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对食街内食店逐一进行了走访和劝导,要求商家不要播放音乐、不向食客提供喇叭、骰子等。

“之前天一黑,常常可以听到食客们喝酒聊天、以及酒瓶滚落地面的声音,经常持续到凌晨,现在清静多了。”住在美食街附近的居民侯小姐说。

◆重拳整治水源保护区违建◆

饮用水源地保护一直都是中山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中山把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作为政府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年年底以来,中山市更以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为契机,从责任落实、加强监管和消除污染隐患等多方面入手,聚焦重点问题,严防问题反弹,全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建设项目整治工作。

位于西江磨刀门水道旁的某混凝土公司和玻璃加工厂,紧靠水源二级保护区西江河道,为保障饮水安全,中山市环保局于年底要求这两家企业停止生产。11月6日,横栏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对上述水源保护区进行巡查,现场看到,该混凝土公司内已无生产迹象,公司大门,用几个水泥石墩和铁皮遮挡,内部大型机械已锈迹斑斑。与混凝土公司一墙之隔的原玻璃加工厂厂房内杂草丛生,现场没有工人生产。

横栏镇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市镇两级环保部门调查取证、多次约谈、立案处罚等大量工作后,混凝土公司于年停产并已搬迁至水源保护区外生产。但原本也被清退的玻璃加工厂,却私自将厂房租给一灯饰企业。“我们在针对水源保护区的巡查中,发现该灯饰工厂内部正在装修,便责令其停工,后该企业自愿清场并停止了生产设备的安装。”

日前,民众镇组织环保、城管、水利、供电等部门联合巡查民众镇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在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某饮食店正在经营。执法人员到现场后,店内人员拒不出现,躲避执法。鉴于该企业违法情节恶劣并处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民众镇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供电公司断开供电系统,环保分局对该饮食店两个电箱进行查封。经过近几个月多次组织联合执法和劝说,民众镇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多家养殖场和建筑企业已陆续开展搬迁工作,并承诺积极配合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工作,尽快完成搬迁任务。

在古镇镇,为保护西江饮水水源命脉,古镇镇按照中央环保督察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整治行动要求,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归属江门市的六坊旧战备码头、原高威灯饰厂及原顺昌灯饰厂办公楼等多家建筑物需限期清拆违法建筑进行了全面清理。

三角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深入清拆现场一线进行指挥,组织城管、农业、消防等80多人执法力量,重拳出击,铁腕拆除镇内水源保护区违法养猪场,有效地保护了饮用水源。

在板芙镇禾尾村,原本在禾尾涌两岸存在多年的60多处违法建筑不见了,沿着宽阔的禾尾涌看去,蓝天、白云、绿树倒映入涌,岸边干净整洁,禾尾村“美貌”又回来了。

“为确保水源地安全,我们对涉饮用水源地问题进行再排查、再梳理,不断加强市镇两级部门联动,信息互通,不断加大河道监管和联合执法巡查力度,采取强制措施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有效打击,确保已经整改项目不反弹。”中山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从年以来,中山市先后组织了四轮次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共清理违法建设项目个。其中自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工作开展以来,中山市共排查违法建设项目以及非法养殖场共家,目前已完成清理整治家,完成率为99%。

据统计,自开展数轮次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项目的专项整治行动后,全市共清理占用水利用地、农保地多亩,完成绿化修复多亩。投入约万元,对古镇新水厂等9个自来水厂的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置物理隔离带,建成物理隔离网26公里,配套标志牌30个,监控设备23套,逐步建立健全了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环境杂志

编辑:li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kb/100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