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巨头彰显发展韧性与活力中远海控60

近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远海控;股票代码:)发布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保持平稳,实现营收.56亿元,息税前利润.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亿元。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客户对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市场变化,中远海控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化转型,深化价值创造,使得公司保持了稳定的盈利局面。

同时,报告期,中远海运持续推进回购工作,截至9月30日,累计回购A股股份12,,股,累计回购H股股份24,,股,用实际行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集装箱航运及码头运营管理业务领先

中远海控是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核心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专注于发展集装箱运输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的上市平台,集中了集装箱航运及码头运营管理两大板块的优势资源,且具备显著的规模优势。

截至年6月30日,中远海控旗下自营集装箱船队规模艘,合计运力约万标准箱,船队规模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同时,公司积极顺应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订造一批绿色新能源船舶,持续优化公司船队结构,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坚实保障。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码头布局,在全球港口运营商行业中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

具体来看,在集运业务方面,中远海控深挖资源整合协同优势,持续增强双品牌竞争合力,不断开创全球化发展新局面。目前,公司共经营条国际航线(含国际支线)、53条中国沿海航线及84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合计挂靠全球约个国家和地区的个港口。

通过控持续发挥旗下集装箱运输服务双品牌协同优势,中远海控不断夯实公司全球化发展的领先地位,不断提升公司全球数字化供应链的服务能力。

港口业务方面,中远海控持续贯彻精益运营战略,推进码头业务成长和全球化布局,不断优化全球码头组合,提升港口管理和营运效率。根据德路里最新发布的《全球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年度回顾与预测》报告分析,中远海运港口按权益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二。目前,中远海运港口的码头组合遍布中国沿海的五大港口群及长江中下游、欧洲、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南美洲及非洲等主要海外枢纽港。截至年6月30日,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38个港口投资47个码头,共营运个泊位,包括个集装箱泊位,总目标年处理能力达1.41亿标准箱,码头组合遍布中国沿海的五大港口群及长江中下游、欧洲、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南美洲及非洲等主要海外枢纽港。

作为全球领先的码头运营商,中远海运港口致力在全球打造完善的码头网络布局,从而为客户提供于成本、服务及协同等各方面具有联动效应的完善网络。

业绩平稳有效平抑周期性风险

中远海控旗下集装箱航运及码头运营管理两大板块具备显著的协同效应潜力,可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公司坚持落实集装箱运输综合物流供应链的协同与发展,在持续推进船队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全球码头布局,不断加大全球运力与码头资源协调力度,夯实运力航线网络竞争优势及关键资源控制优势。

在商业模式上,中远海控确立了“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依托自身丰富的全球资源,推动海内外资源整合和高效运作,形成了覆盖干线、支线、公路、铁路、关务、仓储的全链路服务,为涵盖跨境电商、家电、光伏、汽车等行业的众多企业,提供全链路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了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对接融合,将集装箱全程供应链向纵深推进。

年以来,集装箱航运业面临运输需求走弱、运力供给上升等诸多挑战,市场运价水平较去年显著下降。中远海控通过充分发挥港航协同优势,不断完善全球集装箱供应链服务体系,有效平抑周期性风险,推动两大板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双品牌协同方面,公司凭借“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货柜”两个集装箱运输服务品牌在全球网络、数字化能力和供应链资源布局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融合,持续释放双品牌协同效应。公司不断增强双品牌主业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全球化网络支持、更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以及更优质的客户体验,加快实现规模优势向客户服务优势的转变,实现双品牌价值最大化。

通过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中远海控全球化发展持续进阶。年以来,中远海控旗下6艘东方海外环保型24箱级新船陆续投入亚欧主干航线,1艘集运箱级新船即将投入远东-南美西航线。第三季度,中远海控新开欧洲—南美东航线、肯尼亚—莫桑比克支线、地中海—北非支线,升级远东—非洲航线、新马—印尼航线,在做强做优欧美主干航线运力布局的同时,紧随产业链变化,增密对新兴、区域和第三国市场的运力投入,助力国际贸易的畅通便捷。

年前三季度,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6亿元,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人民币.30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99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1亿元,公司保持了稳定的盈利局面。

强化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赋能,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业务转型升级再向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航运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航运业的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为航运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加快航运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航运技术应用,不断塑造航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绿色低碳越来越成为航运企业未来发展重要的指标。

在航运数字化方面,中远海控坚持航运回归服务本质,围绕客户需求,充分利用全球网络优势资源,不断增强服务与创新能力。坚持数字化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公司内贸电商平台(泛亚电商)、外贸电商平台(SynConHub)特色优势,产品吸引力、集聚力和创新力持续增强,实现客户使用便捷性和交互效率的显著提升。加快航运数字化建设步伐,通过GSBN、IRIS-4、5G港口等信息化、数字化系统更为广泛的应用,为加速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

年,中远海控持续进阶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全路径、全流程数据可视、可控。在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方面,“一站式”客户登陆入口成功上线,上海地区数智关务平台建设顺利推进,电商平台SynConHub接连推出数字化供应链组合产品“泰鸿”、“恒美达”等,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货物流向的客户需求。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拖车管理系统(TMS)、仓库管理系统(WMS)稳步推广实施,全链业务的智能化、可视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区块链电子提单和无纸化放货等产品的应用范围日益拓展,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助力提升集装箱运输效率和客户体验,驱动行业创新发展和数字生态构建。

截至9月,中远海控已推出十余项“泰”系列、“恒”系列数字化供应链组合产品,为北美、智利、墨西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希腊等流向提供集海运、公路、铁路、报关、仓储在内的全链路服务。在此基础上,中远海控持续提升汽车、跨境电商、家电、光伏、锂电池等行业供应链解决能力,赢得了客户广泛认可。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作为低碳环保的先行者,中远海控持续加快打造绿色低碳船队、建设绿色低碳燃料供应链保障体系、优化船队能效管理以适应新环保规则。9月份,“中远海运人马座”轮成功在鹿特丹加注生物燃料标志着中远海控在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中远海控主动引领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布《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倡议书》,向各港口码头、各航运企业倡导港航业推进岸电设施建设和使用,共同为绿色低碳航运建设作出努力。

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中远海控坚持以业务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顺应行业变革和客户需要;以精益运营、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增强主业实力和发展韧性,全球数字化集装箱供应链建设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速落地,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未来,中远海控将围绕“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的定位,加快推动业务链条、数智链条和绿色链条三方面的融合和再造,更好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gl/144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