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雯出品
产业家高效协同的社会化商业形态中,拥有12万亿市场规模的物流成为打通产销全链的关键枢纽。伴随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也提上了日程。“降本增效”的产业生态大潮滚滚而来,数字世界与实体经济、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消费连接与产业连接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催动底层流通逻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产业互联网第一落地场景,物流行业的效率提升从消费端转移到了供给侧,以物流和供应链创新升级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一、物流,产业互联网第一场景泰合资本曾在一次调查中提到,物流是产业互联网的第一场景。原因在于物流行业天然存在的两大特性:和商流紧密相关,商流的快速进化对物流提出了极高的升级要求;物流网在物理世界天然就是网状结构,是对线上网络的直接映射,也是最适合互联互通的大场景。物流连接着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在产品流通过程中充当着黏连剂的角色。不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物流行业一直面临着资源成本高(仓储用地、道路ETC成本等持续增加)库存积压、利用效率低、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8%,这一比重超发达国家两倍之多。物流行业规范程度不高,信息化能力弱,底子薄,对数字化改造需求更强烈,尤其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更加剧了对物流体系的依赖程度。物流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供应链的搭建,作为连接上下游的重要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供应链在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一直到送达用户的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完善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让企业拥有高效的物流配送方式,实现优化配置商品流通的最佳效果,更成为推动商业升级变革的一大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而作为互联网与产业发展链接者的供应链也发生着新的变化。在讲求精细化运作的产业互联时代,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能直接影响并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高级顾问王建宙曾公开表示,“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下,传统产业的数字鸿沟与行业门槛会被打破,供应链将大大拓宽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前景。”这一点与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不谋而合,在今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王振辉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互联网发展大势下,供应链数字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最佳入口,会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效率提升。”二、数字供应链的底层红利新一轮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而来,新兴技术推动了智能物流发展和供应链变革,供应链也将反向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红利、底层红利逐年放缓,供应链的数字化对传统模式带来了颠覆性改变,一方面是单一节点的升级,另一方面是整个链条间的粘合程度变高,服务、技术、资源等非供应链因素不断渗入,使得全社会各个行业的想象空间呈几何级爆发。从消费端来看,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量服务都已转向了O2O,线上线下的融会贯通给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连带着餐饮服务行业的供应链搭建也极为迅速。典型例子就是每日优鲜、盒马鲜生、顺丰优选等平台的出现使得生鲜冷链技术变得愈发完善,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急速”的购物体验。中国的消费正出现巨大变革,消费者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