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加剧,运输服务的定价问题直接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盈利,以及物流链条各方的利益分配,同时也影响到整个运输系统的资源配置。而物流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也导致了物流运价的多元化,要管理好运价体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公路运输运价的影响因素
公路运输的价格,所受的影响因素会比较多。通常情况与以下因素相关:运输线路、营运方式、车种车型、货种等级、货物重量、运输距离等,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四点。
1.线路因素:线路长短与运价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定公里数以上者为长途,适用基本运价;一定公里数以下者为短途,其运价实行递近递增原则。
2.车型因素:不同的车型由于其负载能力、适用货物不同,运价自然也不同。如罐车、冷藏车和其他专用车,适用特种车辆运价。
3.货种因素:从货物角度来看,分普通与特种两类。普通货物分为三个等级;特种货物包括大件、危险、贵重、鲜活等物品,实行分级差价。
4.运力类型:对于物流公司来说,其运力结构可能是多样化的,对于不同运力,其运价可能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四种运力形态:自有运力,合同运力,注册运力,单双边运力。
灵活的计价方式
在实际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因为运输货物的不同特性,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计价方式,常见的运费计价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按吨计费:这种计费方式通常配合物流园区或货场的地磅系统,按照货物的称重数据来计算运费。
2.按车计费:这种情况适用于货物与里程数相对固定,按照承运车辆的型号载重不同,制定不同的运费价格。
3.按吨公里计费:在货运中“吨公里”是一个计量单位,表示1吨货物运送1公里距离的价格。假如运输费是每吨公里1.5元,那么运送1吨货物,距离公里,就要付出元的运输费。
4.按车公里计费:车公里运价是按每辆车行一公里所核收的运费,是一种不计重量,仅按使用车辆和所行里程计算的运价计算方式。
不同运价和计价方式,如何管理?
物流公司在实际运营中,会出现不同的业务应用不同的运价体系,那么要如何对所有业务的运价进行系统、全盘的管理和掌控呢?这就必须要引入运价管理系统了。
以网络货运平台的运价管理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的货运订单,平台会根据其特性以及相应规则为其匹配相应的计价方式,在保障运输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利用运力,利用平台的数字化的调度,合理调配运输资源,优化运价体系,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实现多种运价体系下的订单有序管理。
面对日益增加的业务量和越来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数字化运价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物流企业/网络货运平台企业更好地管理维护价格信息,提高运作效率。
本文由发布,助力传统物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帮助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税务合规,五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