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牛车网]导语:全球制造业正在加速驶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快车道,行业竞争力日趋白热化,尤其是进入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之下,各行业呈现出加速洗牌的趋势。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内汽车市场加速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汽车消费需求下滑严重,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面临着巨大压力,头部企业优势凸显,弱势品牌则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境况。在此情形下,推动制造产业升级,对于区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汽车产业也在变局中不断开拓新局面。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企业的战略布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产业结构乃至区域经济环境发展。一汽-大众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还对整个行业发展、区域经济提升以及供应链体系成长、促进就业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东南西北中”五子落地布局的战略规划,更为汽车合资企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以长春基地为例,这里是一汽-大众梦开始的地方。历经近30年的发展变革,一汽-大众不仅成长为行业标杆性车企,更对长春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产业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拉动作用。
年,奥迪系列正式纳入一汽-大众生产,双品牌运营战略不仅促进了企业向上发展,更是为高端汽车制造业国产化提供了标准化示范作用。长春基地发展至今,已经使东北地区成为一汽-大众的领跑区域市场。与此同时,一汽-大众始终遵循高标准严要求,在质量上严格把控,并以此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体系共同成长,实现全价值链的共创共赢。
跌宕起伏的国内车市并未阻止一汽-大众的战略布局,众所周知,彼时一汽-大众长春基地超90万辆的年产能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车需求,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令一汽-大众的“再下一城”迫在眉睫。
年,西南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从长春到成都,一汽-大众走出来一条气势磅礴的“西部大开发”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西南基地建成至今,不仅为一汽-大众积累了包括执行能力、研发水平、质量保证、物流体系及供应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更夯实了一汽-大众整体的联动布局。
基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汽-大众随后分别在华东、华南以及华北地区连下三子。令人欣喜的是,在管理体系和产品技术等多方面,一汽-大众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不仅打造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样板,更以创新创变之姿引领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其中的佛山MEB工厂从完美工艺、智能制造和严苛检查三个维度出发,集合了众多高精尖技术,各车间自动化率、生产柔性化程度及节能环保水平均位于业界领先水平。而华北基地更是采用德国大众最完善的工厂建设标准和最合理的工厂建设原则,整体自动化率高达79%,成为一汽-大众最先进的全数字可视化智慧工厂。以此为新起点,一汽-大众又将华东基地打造成云集各类高新技术的智能制造业基地,其AGV无人驾驶运输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目前,中国汽车总保有量已达到2.7亿辆,以汽车为中心的经济循环圈变得越来越大,整个汽车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开始走向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在稳步进入汽车后市场消费新时代。
从五大基地辐射全国,一汽-大众将以此为助力,加速了各地汽车产业集群的基础建设,在不断满足用户和市场的期望与要求下,为汽车产业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与活力。
年是所有人都难以忘怀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所有按部就班的事情变得尤为艰难起来。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车企基本处于“停摆”状态,中汽协一度将全年车市预期下调至-20%,众多汽车品牌面临着同样难言稳增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成为大家全年奋力拼搏的唯一诉求。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一年的成绩更显得尤为宝贵。
年,一汽-大众的电动化攻势迈出了关键一步。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ID.4CROZZ开启预订,昭示着一汽-大众已经拥有国际领先的电气化制造体系,根据工厂年总产能60万辆的数据计算,到年,其生产能力将达到77万辆。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里将下线更多的高品质新能源产品。
为加速电动化布局,年,一汽-大众新技术开发中心在长春基地破土动工。此外,基于MLBevo平台打造的C级豪华纯电SUV——奥迪e-tron于年9月顺利下线,这些成绩也标志着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开启了全新的电动化旅程。
电动化转型是五大基地亮眼成绩单的一部分。截至年11月,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累计实现整车生产超过万辆,实现产值超过亿元,税金超过亿元,也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助推力。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则累计生产整车万辆,累计营业收入亿元,累计缴纳税金亿元,连续6年为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华东基地在年相继下线全新奥迪A3Sportback及全新奥迪A3LLimousine,进一步丰富了品牌个性化产品矩阵。截至11月,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累计生产整车57.7万辆,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台整车生产下线。
最后收官的华北基地,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整车50万辆,并有大众、奥迪双品牌5款车型共线生产,作为一汽-大众第一个双品牌共线生产的基地,预计华北基地在年将实现产值达亿元。
不论是造车、还是公益,一汽-大众始终谨记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承诺。而事实上,除了近年来接连布局电动化以外,在践行并坚持拓展环保公益领域,一汽-大众早已向外界做出了最真诚的表率。事实上,一汽-大众是国内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汽车企业之一。早在年,第万辆整车下线之时,一汽-大众即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创变之年,站在年产销量突破万辆,累计生产0万辆的起点,一汽-大众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2.0,,扛起了更大的社会责任。
年,一汽-大众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五大基地的绿色生产,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共同打造绿色环保产业链。为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一汽-大众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战略“goTOzero”,聚焦气候变化、资源、空气质量和环境合规四大行动领域。基于此项战略,一汽-大众开展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减碳计划,未来汽车、工厂、经销商、办公室和供应商网络,都将达到%的绿色环保。
一汽-大众在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开创性发起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后,还举办了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资助仪式暨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论坛,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我国汽车环保科技水平的发展,为建立环境友好、公众健康的汽车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充分展现了汽车产业领军者、优秀企业公民的责任担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无情肆虐,一汽-大众第一时间响应需要,先后累计捐助人民币4万元人民币,并携摩捷出行与三大品牌驰援全国各地。其成都分公司、佛山分公司、青岛分公司、天津分公司也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当地红十字会以及当地相关部门交付资金与物资,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支援。
同时,在疫情蔓延至全球之初,一汽-大众还组织编写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为德国乃至整个中欧汽车产业防疫提供了参考。如果说风平浪静之时,市场竞争中比拼的是产品力、服务力,那么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一汽-大众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正是这样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奋勇当先,才有了我们今时今日的抗疫成果。
或许总有人说,当企业与社会责任捆绑在一起,无外乎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又或者是既得利益在背后做支撑。然而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成功与否,不在于耗费多少金钱,而在于如何经营这个项目,投入多少精力,给予多少配套,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对于一汽-大众而言,一个对社会发展敢作敢为的汽车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早已不仅仅停留在提供高质量产品和简单地履行义务上。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企业着力于将汽车工业中那个曾以摧毁自然为代价的发展逻辑掰正,让我们每一次与之同行时,都能在纵横驰骋之中感受那份由汽车产业迭代催生出的独特成就感。
回顾过去的一年,有艰辛有苦涩,但更多的还是经验与收获。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壮大,一汽-大众也在这里完成了更多的战略布局、经验积累。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亲历者、助推者,一汽-大众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汽车消费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质的飞跃。随着竞争加剧,许多企业已经掉队,更有强者不断挑战,肩负着产业领军者的时代使命,一汽-大众能否积蓄更多势能,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相信市场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