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性早熟”这个词语,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儿童性早熟的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曾经只在新闻里才会见到的词语,
如今发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女孩九岁月经初潮,经诊断是性早熟市民杨女士最近就发现,9岁的女儿胸部隆起,去医院一检查,竟被诊断为性早熟。
杨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女儿婷婷今年9岁,从去年开始乳房发育的比较迅速,一开始没特别在意,没想到上个月婷婷突然来月经了。
随后,杨女士带女儿婷医院就诊,做了一系列内分泌的检查后才知道,原来婷婷属于“性早熟”。
性早熟
据了解,儿童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即与年龄不相称的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并促进体格发育。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儿童性早熟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大约有53万儿童患性早熟,儿童性早熟患病率仅次于儿童肥胖症,占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第二位。
深圳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增加年全国的青春发育调查显示,全国乳房发育的平均年龄大概在9.3岁左右,月经初潮的年龄大概在12.3岁左右,这个年龄比起40年前,大概初潮年龄提前了大概平均两岁。
性早熟在最近20到40年,
发病率是呈一个上升的趋势。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深圳性早熟的发病率在1.5%到3%左右。
究竟什么原因会导致性早熟呢?医生介绍,其实性早熟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包括遗传因素与后天因素,加上如今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了解各种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因此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能通过网络、电视、小说等了解到一些两性知识。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比如小朋友有没有在电视或者是报纸,或者是杂志上面,看到一些成人的画面会更多,这个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就是一些我们说的环境干扰物,这里包括一些我们工业上面的一些产品,包括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或者是重金属等等,但是这些跟性早熟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里面结论还不统一,有的认为有关,有的认为无关。
”如何预防?对此,医生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留意孩童的发育情况,如果发现有性早熟的迹象,医院确诊,另外在饮食方面,对性早熟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预防。
建议小朋友不要去进行各种的进补,比如花旗参,田七,海马,冬虫草,枸杞,红枣等,尽量减少这一类食物的进食。
延伸:双酚A奶瓶可致性早熟?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一个影响的因素就是双酚A。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包装盒、饮料瓶、水瓶、婴儿奶瓶、塑料袋等产品都可能含有双酚A,从年3月2日开始,就禁止生产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的婴儿奶瓶。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婴幼儿制品
含有双酚A呢?
家长在挑选时,
又应该怎么避免踩雷?
▲如果是婴儿制品的,就不要含瓶底上写了7的。塑料制品不要买,因为上面十有八九会含有双酚A。如果已经买了,其实也有办法,初次使用的时候,多用40度左右的温水将它浸泡,浸泡之后双酚A就容易被清洗出去。
记者:莫谨榕林春
编辑:罗冰楚
文章版权归粤睇粤新闻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详细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