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杰中国画作品欣赏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160128/4766939.html

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陈树人的艺术风格超然于传统的束缚,更加重视现实对象的写生。陈树人曾对高剑父说:“子为其奇,我为其正,奇峰先生则执中。”就把他们三人不同的风格谈清楚了。

高剑父(—),名伦,字剑父,后以字行,广东番禺人,共有兄弟六人,他行四,五弟高奇峰,亦善画,与他同为岭南画派的先驱。

高剑父自幼丧父,在族叔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兴趣。早年从居廉学画,后入黄埔水师学堂学习,后因病辍学,又回居廉门下研习绘画,之后进一步学习西洋画技法,通过与日本画家山本梅崖等人接触,高剑父大开眼界,在接受外国艺术精髓的同时,他暗下决心要改革传统中国画。高剑父青年时有机会看到广东四大收藏家所收藏的历代名画,并曾到喜玛拉雅山麓及印度、锡兰、缅甸、埃及等国写生,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他的艺术视野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境界。他的作品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中获最优等奖。在意大利万国博览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

高奇峰(—)画马与中国传统的画马方法不同,他吸取了西方艺术写生法和几何、光影、远近等技法。他画马具有逼真的本领。从而创造出既具有写实的科学因素,又有传统艺术意念的现代美术。他的作品具有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高奇峰早年受其兄高剑父画学的影响,他间接地继承了居派花鸟画技法和风格,用笔的工秀和变化的微妙。

紫藤图高剑父年作

紫藤是高剑父常画的题材。此图以大笔画出主干,用笔的中、侧、偏、顿、挫的变化,宛如蛟龙腾跃,藤蔓曲曲弯弯,以墨色的深浅浓淡使物象主体分明,主干上的石绿苔点,使藤茎变得苍老而有变化,盛开的紫藤,一球一球重叠倒悬,花心是黄的,花瓣是紫色的,密密麻麻,布满画面的上下。画面气势博大,似乱非乱,构图严谨,变化多端,花的雍容,藤的老辣,犹如张颠的草书笔法,表达了画家视觉美感及独特的情思。

雪梅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高剑父在艺术上倡导现代生活,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日本和西洋技法精华。其花鸟画色彩丰富明丽、格调新颖、意境独特,特别注重对物象的仔细观察和自然生命的把握,强调准确概括事物的形神。这件作品作于年,梅花的形象与传统文人笔下的形象完全不同,显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创造能力。形象简括而又逼肖,设色冷艳而又清新,雅俗共赏。干笔枯墨和白粉的结合,成功地描绘了雪中红梅盛开的情形。在刻画的同时,又能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笔墨奇肆,独具风格,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蝙蝠迎风图高剑父年作

《蝙蝠迎风图》似乎很少从过去的中国画中见到,唯民间画工有“五蝠捧寿”、“蝠来吉祥”等彩画。此图将蝙蝠的头部用深墨大点,因宣纸的洇透,四周有毛茸茸的感觉,蝙蝠的鼻尖上翘,两点深墨画出二只大耳朵,左右翼的设置,根据蝙蝠双翅的结构,翼尖加深墨,蝙蝠的形象颇为生动。画面右旁,数株柳条,中锋出之,添上叶子,画面重点突出,富有新意。

柳梢落日看悬蛛高剑父百喜图高剑父高奇峰立轴年作

竹月图高剑父40年代作纸本设色

此画构图狭长,一管瘦竹直指天空,小枝上残叶在朔风中颤抖,一幅料峭肆意的竹月图。

芍药高剑父立轴纸本芍药图高剑父年作

萱花图高剑父年作广州美术馆藏

以最简练笔法,古拙矫健,空灵豪放,苍莽浑厚。徐悲鸿对他的作品有如此评价:“高剑父之笔,苍茫多奇趣,当日本棉白鸩之幅,雄浑高古,足当近世名画,近来健密未复,所写祗简单寥寥数笔,菊花或石岩一片。”

蝉鸣荔熟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45.92万元,年6月中国嘉德广州国际)

荔枝是岭南珍果,苏轼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岭南风物魅力不言而喻,高剑父作为岭南画派开山立派的一代大师,绘岭南风物自不计其数,然存世的荔枝题材画作却极为鲜见。该件《蝉鸣荔熟》风格与常见的奇崛朴掘有明显区别,更显明丽秀美,荔枝老干虬枝以焦、浓、淡墨交替勾勒皴染,精神倍显,荔果勾划细腻,栩栩如生,悬抱于荔树小枝的工笔蝉儿纤毫毕至,似静而动,更是让人叫绝。可以说,这件《蝉鸣荔熟》无论题材,还是画法以及精致程度都是难得一见。

岭南春色立轴设色纸本陈树人年作花鸟设色纸本陈树人

岭南春色图陈树人年作

截取红木棉树之局部,巨柯挺立,满树猩红的花朵,艳丽引人。红木棉树是岭南著名的花树,人们称誉它为“英雄树”。开起花来,正像诗人们赞颂的“红花朵要破春寒,挂满枝头百尺竿”。这幅《岭南春色》,在传统布局和笔墨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色彩,表现了岭南春色的灿烂。但画中的题诗“鹧鸪声里木棉红”等句.又表达了画家在国民革命方向转变之后对当初红红火火局面的怀念。灿烂的春色也掩盖不住画家心中的失落。

龟寿图设色纸本年作陈树人红叶飞禽镜心纸本年作陈树人

批杷双鸟陈树人年作纸本设色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国民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蒋介石剽窃后,陈树人作为国民党的元老,对蒋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于是开始淡出政治舞台,与何香凝等一起组织画社,专心绘画的探索。这幅《批杷双鸟》便不再像以往的作品一样强调对时代精神的表现,而是专注于绘画语言的探求,外来艺术思想与传统绘画精神之间的矛盾开始消融,所以画风更加纯熟。图中景物的勾勒点染与黑白对比更显层次清晰,意趣的表达也趋于平淡。

枫叶呜禽立轴设色纸本年作陈树人木棉春禽设色绢本年作陈树人

杨柳舞春风陈树人年作广州美术学院藏

《杨柳舞春风》是根据姜白石“淡黄杨柳舞春风”的诗意画。粗大的树干横跨画面上端,枝桠上细细的枝条非常均匀地向下垂,有长有短,体态轻盈,风姿秀丽,烂漫成趣,自然潇洒。陈树人尤爱画江南的杨柳,他曾说:千红万紫究妍丽,不及鹅黄一两条。他常用深情的笔墨,来表现杨柳多姿多彩的风貌。此图就是表现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时嫩黄的春柳。春风吹动了春柳起舞弄影,婀娜多姿,别具柔情的美,不仅把垂的形态画得毕肖,而且把新柳纤柔飘逸之美表现得格外富有韵致。

芭蕉树陈树人年作

芭蕉樹向為中國畫家喜愛描繪的題材,因其闊大的蕉葉頗能表現筆情墨趣。此幀芭蕉樹有別於傳統的作品,中立式的構圖,加入西方的透視原理,以色彩直繪紙上。色彩溫文雅淡,蕉樹雖經過畫家藝術性的簡化,但仍不失其精確的結構。圖中一隻細小的麻雀棲身芭蕉樹上,與闊筆繪畫的蕉樹成一對比。陳樹人自然素逸、不事雕琢的畫風,成為「嶺南三傑」中最具文人氣息的一員。

椰鸟图设色纸本陈树人喜鹊立轴设色纸本年作陈树人

蕉雀图陈树人

陈树人绘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写生,他常说:“写生绘画的基础,能写生詹后画中有物。”《蕉雀图》不受传统技法的束缚,是对景写生之作。他画蕉树干,一笔到底,用笔的变化不多,但却注意被折断了的黄叶子,已垂下伤失生命枯槁发蕉的叶子……干上的叶子,由于对景写生,状态各异,那弯曲垂下的叶枝上,站着一只麻雀,我们仿佛听到他喳喳的叫声。画家那清新、刚健、质朴感人的物象,使人感到亲切而新鲜。

古塔风帆设色绢本陈树人春溪放艇年作陈树人松岭渡口设色纸本年作陈树人

山水立轴设色纸本陈树人金碧山水立轴设色纸本陈树人

玉渊图陈树人纸本设色

陈树人擅山水花卉,画风秀丽,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为岭南现代三大家。玉渊,水深之处,美玉出产地。画家所画可能是三峡的玉渊潭。在构图用色上很有特色。显然得益于西洋画的水彩影响,但薄而不轻,淡而厚重,雅而不俗,清丽而不浮艳,展现出深远旷阔,有意在画外之感。

南国诗人高剑父年作纸本设色(85.8万元,年6月广东保利)

高剑父多年苦心孤诣地进行中国画的创新试验,最终创造出一种既富于民族风格又富于新意新貌的现代新国画。其画笔墨苍劲奔放、充满激情,风格雄厚奇崛,奠定了自己“岭南画派”开山祖师的地位。《南国诗人》画一背手执书、高声吟诵的诗人,其形貌伟岸,白衫飘飘,刻画了一位风流倜傥的雅士形象。背景明月高悬,枯叶飘零,表明这是一个秋时月夜、微风徐徐的日子。画中除了衣衫外,背景、头部微罩淡色,这不仅烘托了主体,也强化了这一特定时刻画中人的心情,从而也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意蕴。

印度美人图高剑父年作纸本设色(44.8万元,年12月中国嘉德广州国际)

罗浮香梦高剑父年作纸本设色香港艺术馆藏

高剑父一生不遗余力地提倡革新中国画,反对将传统绘画定于一尊;主张折衷,即一方面折衷于传统文人画与院体画之间,又折衷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之间;强调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存菁去芜。他的人物画在传统基础上,能将西方绘画的造型关系、色彩、虚实处理恰当地融入到创作中,因而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罗浮香梦》作为一幅仕女画已大大不同于清代流行的那种弱不禁风的女性样式,画中女子青春、健康,洋溢着活泼的生气,显然是画家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达摩像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万元,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

高剑父的人物画作相对较少,“达摩”则为其所偏好的人物题材。达摩全称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此件《达摩像》用墨线勾勒身体,远近用浓淡表现,线条极富表现力,将人身体和衣服的质感都形象的表现出来。达摩面部赭色描绘,略有西方绘画的光影效果,圆目虎口,双眉倒立,虬须张开,一副救济天下苍生的表情。作品背景用淡墨表现冰天雪地的场景,达摩背后旋涡状晕染,极为传神。作品画面简练,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力,既有传统的墨气淋漓又不失秩序感。

电台残照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东战场的烈焰高剑父

《东战场的烈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画家以西洋绘画中的光影处理和素描关系,融进中国的墨笔来表现祖国河山被日本帝国主义轰炸后的情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是画家的亲眼所见,也是画家的写生之作,画家是以无比悲愤的心情来创作这幅作品的,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和抗争精神。正如右下角印章所刻:“乱画哀乱世也。”明显地表现出画家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

文明的毁灭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文明的毁灭》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军队,以闪电战攻破法国防线,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高剑父当时避难于澳门,正身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灾难,有感慨于欧洲文化、基督教文化及法国文明社会的毁灭,创作出此悲愤的作品,在雷鸣电闪的背景下,一个被拦腰击断的巨大十字架,架下的百合花(法国国花),一派零乱凄落,但朱红的火百合,显示其不灭气节。此作品与高剑父创作的《东战场的烈焰》、《白骨尤深国难悲》等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反法西斯题材作品,有较强烈的反战精神及国际主义的情结(高剑父是信奉基督教的),是高剑父生前较为欣赏的满意作品之一。

阿房灾劫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山水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山水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此作山石画法近似马远、夏圭一体,横砍竖劈,干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高剑父善用渴笔、秃笔,分披纵横,苍莽郁勃,乃其家法。山水画多用水墨渲染,用笔泼辣,时作没骨法,除树石局部略用线条外,天色、水光和云雾都以水墨渲染,墨卷波涛,笔缩云烟,深浅远近,诗意盎然。高氏作画极少用线条,而是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来表现形象和质感。如此作,可见其大略。

山水高剑父立轴纸本夜泊图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山水高剑父

《山水》刻画了秋季山城外的景色,一条溪流自城外缓缓流过,两旁树茂叶旺,但树梢枝条已有枯意;一行飞鸟自空中掠过,万树丛中的城楼仅露一角,云雾蔽月,表明了图中是郊外月夜景色。此图墨色滋润,水晕墨彰,苍茫萧索,天色树影浑融一体,于无形中见真意,水墨写意的精髓,雄放的笔意自然跃于纸上。

初秋图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碧落洞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此幅山水,为六尺大画,拟写广东肇庆七星岩附近的景色,年所作。与年《烟寺晚钟》写鼎湖山庆云寺半山亭的笔触相同。高剑父先生在年运用了自己在国民政府的影响力,促使广东省政府保存了鼎湖山庆云寺免遭拆除。寺僧为纪念高剑父之义举,在寺内设有“剑父堂”在上山道中设“护法亭”碑记此事。此后高剑父经常经由西江至肇庆到鼎湖庆云寺小憩写画。

秋鹰图高剑父

花鸟画的要旨在于抒情言志,高剑父的这幅《秋鹰图》显然有此含义。画中雄鹰伫立苍老树干之上,羽耸颈探,英姿飒爽,似欲腾空扑飞。形神毕现之处,画家所寄予其中的伺机大展宏图的情感不言而喻。这幅画中的树干皴擦用笔随体积转折而有明暗变化,墨淡而干涩,使树干质感颇类山石;雄鹰羽毛则顺势用笔,墨重而润。鹰与树的这种处理手法上的变化,使毛羽显得极有光泽,益发衬托出鹰的雄健。

松鹰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英雄独立高剑父立轴纸本庚午(年)作

海鹰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海鹰》多为高剑父先生得意之作的题材。此幅作品,画面气势豪雄,以苍劲的山马笔侧锋,斧劈出嶙峋的崖石,数点苍苔,突现险恶环境下仍有生气。石下海涛凶涌,冲刷着崖石激起浪花;石上一雄鹰,张翅博浪,寻觅迎去,有千里江山一击中的豪气。此画题诗时为民国廿二年,高剑父游南亚归国之后,由于身体条件及脚伤旧疾的困扰,加之辛亥革命胜利后的种种政治变幻,已大有“于今豪气都消尽”之感慨。

红棉翠鸟高剑父设色纸本长松落照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松梅图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松鹤延年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松鹤延年》这个画题是许许多多画家都画过的,又多是为人祝寿之用,所以多数作品难免流于俗熟。高剑父的这幅画,就是对俗熟的一个突破。高剑父是较早的把西画的表现方法吸收到国画里来的,这是成功的尝试。他的绘画风格影响很大,从学者很多,成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松鹤延年》这幅画,着重刻画了仙鹤。仙鹤是用简略的笔触画成的,每一笔都非常准确。鹤的长足一笔直下,真有玉削就、铁铸成的力气。鹤尾翅尖几笔图成,形态墨色恰到好处。通身稍施白粉,就使细腻的绒毛突现出来,大写意的作品收到工笔画的效果。

猫头鹰高剑父立轴年作锦鸡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

丹山白凤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此图山石画法采用斧劈皴法,笔法简略,用笔泼辣,画面很少用中国画线条,而是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来表现形象和质感。以白色绘凤,晶莹剔透,似有透明之感,更显现出凤凰的高贵神圣。头部刻划精细,传神生动。整幅画色彩单纯,却又韵味丰富,用笔豪放,有满壁风动之感。

猫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鹿鸣幽涧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月下猿戏图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画一张牙舞爪的猴子,矗立于陡峭的山峰之上,两眼发光,似乎要抓到半山腰那弯洁白的新月。山石画法近似马远、夏圭一体,横吹竖劈,干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善用渴笔、秃笔,分披纵横,苍莽郁勃,乃其家法。画中之猴,笔法放纵似徐渭,又似石恪、梁楷一体“减笔”画法,着墨敷彩不多,寥寥数笔,生动传神。整幅画给人一种气势磅礡之感,令观画之人不免为之激动,心情亦随着画家笔法的起伏转折而跌宕起伏。这可能就是所谓共鸣吧,于是不禁感概,也只有大师的作品方可产生如此效果吧,观之甚喜,得之无憾。

夜猿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戊辰(年)作

“猿”是高剑父的常见题材,至今已有多幅出现。这件《夜猿》作于年,描绘了月下的猿群。画面以一株老树为主要景物,铺天盖地充斥着视野,传递出颇为浑厚的气势。远景里,一轮圆月悬于树干之间,点缀出清幽的氛围。而枝杈间则有三只猿出现,或相对而坐,或嬉戏穿梭,动静相和,平添生趣。

月明松间图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鸡冠石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秋趣高剑父立轴设色纸本乙卯(年)作荷花高剑父设色纸本

黄花五株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这是高剑父于壬戌(年)新秋的一幅代表作,其在画史上的地位有三:一是证明高剑父曾经专门学过明代大画家徐渭的“癫画”,此图、此诗题、此图上的印章,无不酷似徐渭,且有“剑父不利”一印为证,此印为高剑父刻意去仿徐渭之“青藤不利”印;二是高剑父也是中国同盟会时期“悲情画家”之一,画此图时,高剑父43岁,参加同盟会的革命已经整整17年,加上,年陈炯明叛变而他又无奈于政治,悲愤填膺,此图也是明证;三是高剑父忠诚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张画,高剑父归国后基本上一如既往的投身于革命,像参与“支那暗杀团”、黄花岗起义、创办《真相画报》并发表艺术主张、兴办实业等,并于孙大元帅逝世后基本上绝意政治。

红柿小鸟纸本水墨设色高剑父

高剑父兼作山水、人物、花鸟,尤擅花鸟画,并在三四十年代走向成熟期,画风与其师居廉工秀之笔迥异,和日本画的周密渲染作风也拉开了距离,呈现出豪迈纵横、泼墨淋漓之势。该画以苍劲的树干立势,时用枯笔显挺拔刚劲之气。又以鲜亮的朱色将柿果绘于画幅上端,遂使画面精神有上升感,在墨与色的对比中则进一步强化了视感力度。画家以酱紫色作树叶,三只小鸟亦呼应有致,仍可看出高剑父豪放中不失精微的特点。

雪里见精神高剑父立轴春风得意图高剑父立轴甲子(年作)

雪竹图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这件作品作于年,竹子的形象与传统文人笔下的形象完全不同,显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创造能力。形象简括而又逼肖,干笔枯墨和烘染的结合,成功地描绘了雪中竹子凌寒的情形。在刻画的同时,又能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笔墨奇肆,独具风格,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松山飞瀑高剑父水竹幽居图图高剑父纸本设色

乱山残雪夜高剑父立轴纸本年作

雪景入画已见于剑父早年笔下。他早期写有巨幛,临范宽本,取法于宋人丰碑式山水的巍然体势,皴法连用较说刻露。二十年代以后,写雪景多属具写生意味的小景,颇见东洋画风的影响。本幅取「乱山残雪夜」意境入画,画面笼罩一片荒寂肃杀,呈寒气捉迫人之气氛。他极著意于留白与铺粉在画面上形成雪地明暗的视觉差异,变化神妙尽在幽微间,可与简氏斑園旧藏的另幅媲美。

神鹰图高奇峰立轴纸本

松鹰图高奇峰纸本设色年作松鹰图高奇峰水墨

枫鹰图高奇峰纸本设色

此图画一截粗大的枫树,横斜于画面,着意表现倚枫栖立的老鹰若有所思的神态。老鹰头朝下视,两爪扒住枫树,双翅振起,像似刚刚落下,形态、神情俱自然。手法上,与高剑父有很大的不同。奇峰对画面的处理,笔法更加趋向精巧。枫树老节,用浓墨重笔以撞水、撞粉法。显然在居廉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借以获得更加悦目的艺术效果。尤其是树干和树叶的处理,充分利用撞水法,不仅使树干立体,而且有水彩画和没骨法效果,树枝两边深,中间淡,工秀而有变化。

松鹰高奇峰松鹰图高奇峰年作

古木苍鹰高奇峰立轴

鹰,以其桀骜刚毅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画家所钟爱的题材。高奇峰画鹰以写实为基础,技法上长于在熟宣上作气氛的烘染,用墨和粉色作形质的描绘,既吸取西欧水彩画的光影特色,又追求师法自然的神意,使作出之画赋色和谐,清新明快。

奇峰先生花鸟题材作品,主角如白鹭、丹顶鹤或孔雀,多见只影形单,以显其孤高自洁。本幅大异其趣,取群鸭为题,置于画面中央,薄染草坡及横伸野花略见点缀外,无背景陪衬,主体即在于鸭群的描划上。三双野鸭羽毛丰满,色彩稍异,姿态、动作均有不同,从题诗内容暗示,应在争相觅食,故各逞其态而不甘后人,一片天然真趣洋溢画中。在构图组合、鸭群的位置经营和动作呼应上,不难看出画家的细致用心。

唯我独尊高奇峰年作(.9万元,年5月翰海)一声长啸谷生风年作(57.2万元,年5月翰海)

月夜虎啸高奇峰立轴年作

月下双虎图高奇峰横幅设色纸本年作

孤猿叫雪图高奇峰年作

画家着重描写了高山深谷的环境,一枝松树垂下,树枝上厚厚的积雪。一只猿猴,吊在树枝的末端,前肢抓着树干,左足蹲在枝干上,右足凌空,气氛紧张,尤其是猿张着嘴巴,眼睛朝上,正在喧啼的真实情状,以及刻画猿的脸部毛发很有天然浑成的效果。从画法及表现技巧看,还未能充分利用撞水、撞粉法,主要是传统的笔墨,但全画的渲染,为了突出一个“雪”字,以渲染整个的环境氛围。

花鸟高奇峰纸本设色花鸟高奇峰纸本设色

翠鸟点破夕阳归图高奇峰梧桐小鸟高奇峰立轴纸本

林塘春晓高奇峰立轴纸本年作

秋风立马高奇峰立轴年作

双马图高奇峰纸本设色

两匹马,前一匹棕褐色,后一匹为灰白色,根据对马的结构、解剖、光照远近,以坚实的素描功夫和明暗结构,一笔不苟地画出物象的形态,层层晕染表现了马各部位的体积感、质感和明暗关系,将马画得油光锃亮,不同肤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初霜白马高奇峰纸本设色

白马高奇峰

高奇峰是“岭南三杰”中写生和表现能力最强的一位。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形式和日本画法,在注重写生的同时又长于色彩和水墨的渲染,笔法雄健、敷色湿润、形象准确生动、气氛轻盈活泼、真实而诗意盎然、极富时代感。孙中山曾赞许他的作品具有新时代的美,足以代表革命。

锦鸠图高奇峰立轴设色纸本石榴八哥高奇峰屏轴设色纸本年作

翠鸟青梅高奇峰立轴设色纸本

丹崗栖凤高奇峰立轴设色纸本长松孔雀高奇峰设色纸本年作

孔雀开屏高奇峰

高奇峰,晚清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奇峰的绘画技艺、主张以及人生经历均受其兄高剑父影响,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最为擅长,尤擅画雄狮猛禽。二高兄弟的山水画,可以看出马远、夏圭横砍竖劈的传统,以及日本画的影响。高剑父奇拔苍拙,高奇峰则是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

《孔雀开屏》是高奇峰回国后创作于年的佳作,时画家正值盛年。画中孔雀采用传统画法,整件作品笔墨细润,气氛舒畅柔和。孔雀体态婀娜,展屏之时羽翼生辉。羽毛随风而摆,栩栩如生,头顶上冠羽扇动增添了灵动之美,唯美传神就好似迎面而来一位拖着翠色长裙的美人儿。

长寿图高奇峰立轴纸本芭蕉翠鸟高奇峰立轴纸本芭蕉小鸟高奇峰立轴

松猿图高奇峰立轴年作

高奇峰把传统的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构成了雄伟兼秀美的独特风格。此轴《松猿图》绘一缘松枝而下的猿猴,采用的便是高氏弱化线条,强化晕染效果的“朦胧体”画法,既具有优美的东方情调,又有西方的严谨写实。这种猴子的题材是高奇峰从日本江户时期的一位大师圆山应举处学来的,水气淋漓的墨与色直接渲染中创造出一片自然、真实和笼罩着诗情画意的独特境界,与传统中国画大相径庭。

猿图高奇峰年作

此画上有一老松,枯桠叉上,猿猴面向观众,上肢抓着松枝,双脚攀缘在树枝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下方,猿猴关切的心情,沟通了动物和人的心灵。猿猴全身毛茸茸的,眼神、鼻孔、嘴巴的描述,具有严格的写生训练,解剖比例均合法度,技法精到,但不拘谨。画家充分发挥了渲染的技法,不仅猿身上的绒毛层层渲染,连背景月亮外的环境,也用淡色渲染。

鸳鸯高奇峰设色纸本年作梅鹤图高奇峰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清猿图高奇峰立轴年作

题识:足迹未临巫峡水,呼声不到冷泉亭,寒藤峭石饶天地,那管人间醉与醒。甲子夏日奇峰高并题于云起楼。

高奇峰此帧《清猿图》别具意味,画中猿猴幽郁的眼神,似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寒藤峭石饶天地,那管人间醉与醒”的款识,也同样表达高奇峰追求自我,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高奇峰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与画技,于此画自不须赘言,然而这其中借物达情的意味更耐人寻思,不失为一代大师的精品佳作。

花鸟四屏高奇峰设色纸本光绪三十二年(年)作

五色梅花图高奇峰立轴纸本花卉高奇峰立轴年作

秋海棠图高奇峰立轴纸本

柿叶小鸟高奇峰立轴纸本

本幅的处理手法极见心思,该意将画面上下分割,小鸟栖枝居上,叶叶密聚于下,只靠柿树主干从画面正中直伸,将上下两部贯串起来,有异于他相若时期把树枝扭曲呈“S”形而上的经营方式。画面用色较沉实,见柿叶经霜色变深暗的季节变化,而或出诸纸面矾水局脱落,故画上产生特殊如剥脱色褪的效果,别具自然韵味!

童子牧归图高奇峰设色纸本

林中休憩高奇峰立轴纸本

祖枝茁干,上披浓荫密如铺天盖地,缝隙中微弱光线隐隐透入,因此,林荫中的草坡缺乏阳光下变得深黯。在这个迹近封闭的环境下,牧童抱膝倚树而坐,在其视线所及的较远处,水牛曲肢俯伏地上,人畜都在憩息驱暑。画家在构图处理将一贯的牧童水牛台置同一水平,改为分割置于上下方,将空间扩阔,配合高耸的树干,如插天不见顶,益显其幽深,在这种自然氛围下,方构成避暑乘凉之所的合理性。整个画面尤重渲染,用色并不复杂,惟层次、距离、光暗效果等多重关系,都尽现于微妙变化中,自日本画中汲取养料而衍成自我面貌,在本幅中表露无遗了。

本文转载自沃德利成书画院

收藏报ID:shoucbb?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wh/107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