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这么多主流媒体聚焦宜昌

刚刚过去的双节长假

宜昌不仅人气爆棚

也是备受媒体   

甘先生乘坐的“长江黄金2号”游轮一靠上湖北宜昌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就接上了港口的岸电。靠泊的船舶依靠岸电供能,没有黑烟,听不到噪音,成本也降了,一举多得。特别是游轮载游客量大,造成能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因此,岸电的推广使用带来的综合效益十分突出。

  

“以前用燃油发电,一到晚上噪音特别大,旅客的体验感差,产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污染,费用也高。”重庆冠达世纪游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侠说,“现在用上了岸电,船一进港所有的用电都由码头提供,既省时省力省成本,又保护了长江生态。”

  

在三峡游轮枢纽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岸电的生态效益越来越凸显。据长江航务管理局测算,通过“以电代油”,一艘万吨级游轮靠泊期间可减少燃油使用1.5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4.7吨,相当于约辆家用轿车行驶0公里排放的污染量;按平均每天在港船舶20艘次计,相当于每天辆家用轿车排放的污染量免于向长江排放。

  

宜昌茅坪港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笃求说,游轮在茅坪码头停泊时间一般较长,有的长达两三天,耗能较大,如像“世纪号”游轮这样的超大型豪华游轮日用电量在-00千瓦时之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多艘游轮都在接岸电,岸电设施已显供不应求。

  

岸电不仅生态效益突出,经济效益也得到市场公认。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船用岸电每度1.6元,换算成燃油需3元多,游轮用上岸电,每天节约燃料成本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对于码头企业来说,像茅坪游轮码头年用电量预计达0万千瓦时,岸电的收益和传统的船舶停泊费持平,随着越来越多的船舶完成受电设施改造,这笔收入还会持续增加。供电企业也拓展了新兴市场。

  

9月底,地处三峡库区的长江巴东岩背旅游码头港口岸电项目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可替代电量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吨。这是长航局年实施“大保护”的重点工作,也是三峡游轮岸电受电设施改造的最新成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前7个月三峡游轮处于停航状态。长航局利用“空窗期”推进岸电改造,三峡库区8座游轮码头已建设岸电,基本实现岸电覆盖。截至8月31日,纳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资金补贴政策的54艘三峡游轮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完毕。改造后,船舶靠港接电时间从一两个小时缩短为15分钟,投入人力从20人缩减为3至4人,每次靠港平均使用岸电将达1万千瓦时。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三峡游轮使用岸电电量达多万千瓦时,替代燃油多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约4吨,为客户节约用能成本近万元。三峡游轮,正因岸电等绿色环保技术的引入,变得更加绿色、清洁、安静、舒适。(新华社记者王贤)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0月1日

《湖北秭归:三峡库岸建成休闲公园》

10月1日拍摄的秭归县木鱼岛休闲公园(无人机照片)。

当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木鱼岛休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为三峡库区再添一处旅游观光景点。近年来,秭归县对三峡库区沿线库岸进行岸线复绿、防护加固、环境整治等生态修复,在三峡大坝前构筑起一道美丽的生态屏障。(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10月1日,小朋友在秭归县木鱼岛休闲公园游玩。

10月1日,当地居民在秭归县木鱼岛休闲公园游玩。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0月1日

《武警官兵“双节”坚守战位保平安》

↑10月1日,武警福建总队福州支队执勤官兵在福州火车站候车大厅查验旅客证件。新华社发(李涛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刘新、侯松松)记者从武警部队有关部门了解到,为确保国庆中秋双节社会面平稳,全国各地武警官兵坚守在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等执勤岗位,全力协同公安机关开展城市武装巡逻、加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目标警戒防卫等各项安保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祥和过节。

10月1日上午,正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执勤的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一支队官兵精神抖擞,他们良好的军姿,整齐的步伐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一次在双节假期担负执勤任务,去年刚入伍的战士肖霏心情格外激动:“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能够在天安门广场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我倍感自豪!”

上海外滩、东方明珠塔,游客如织,车水马龙。担负相关区域武装巡逻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二支队官兵,采取乘车与徒步相结合的方式,巡逻在重点区域,密切   

近年来,三峡大学图书馆主动适应学校“双一流”建设需要,着力打造学科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专门配置了学科馆员团队,定位于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面向广大师生开展科研支撑服务和信息素养教学培训,面向各院系开展学科服务,为科研绩效考核、文献采访、人才评估等提供信息支持,面向学校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情报检索分析与参考咨询服务。   

飞上“云端”抗疫、服务教研两不误   

年初,受疫情影响,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图书馆实行闭馆,暂停了读者到馆服务,但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和服务没有停止,尤其是学科服务工作更是及时“飞”上“云端”,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优质服务。   

疫情期间,图书馆学科服务部积极助力老师们项目申报、博士答辩、成果鉴定等各项科研活动,受理完成科技查新73项,提交SCIE、EI论文的查收查引报告份;部署完成年三峡大学SCIE、EI、ESI论文科技成果奖励收录统计专项工作,完成成果所属院系、通讯单位等信息梳理,涉及1余篇文献3万条数据的清洗整理;持续推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成具有“三大”特色的科技成果数字典藏库,提高学科分析自动化水平。   

同时,图书馆面向研究生人、本科生人开设线上信息素养课程,探索和运用腾讯会议、钉钉、QQ群课堂、长江雨课堂等平台,完成9个班的线上教学工作,搜集、推荐10余门高水平信息素养MOOC课程和余场数据库资源线上培训,组织“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宜昌分站”,开设87门专利在线课程,多层面、立体式地为学生自主提升信息素养提供帮助。   

瞄准“学科”馆院同发展   

三峡大学图书馆以学科分析报告、数据支持服务和学科进展简报等形式,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专业化科技情报支持,包括为学校提供每一期学校自然指数学科竞争力进展情况、ESI全球前1%学科排名动态跟踪报告、潜力学科的进展情况、ESI学科院系贡献度分析,及时向学校和学院提供各级层面科研奖励数据、学科进展数据以及其他学科定制化数据。目前,已与用户形成了反馈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图书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靶向瞄准学院需求,积极主动为各学院提供相关性、深层次服务,协同馆院发展。图书馆学科服务部深入走访、调研各学院师生的实际需求,利用QQ群、   

拓展“空间”服务地方和自身建设共促进   

年6月,三峡大学图书馆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科技信息服务合作协议,共享科技信息查新与文献资源等服务,类似这样的校企合作正在蓬勃开展。通过与安琪酵母等单位开展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来弥补企业在文献检索及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不足。企业可通过委托方式,由三峡大学图书馆为其开展文献检索、科技查新、竞争力情报分析、专题培训、信息技术指导与纸质图书代借配送等服务。   

为了与需求空间的拓展相适应,三峡大学图书馆加强文献信息与数据储备,加快智慧化图书馆建设,为生产一线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先后为三峡集团、大唐集团、中国电建、葛洲坝集团、研究所、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科技查新分析报告近份,不仅助力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也体现了我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了图书馆自身的能力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下一步,三峡大学图书馆将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办馆环境,加强自身治理,在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的求知与研究需求,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王军)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湖北日报

10月8日1版

《宜昌培育三十三个特色乡镇》

阅读提要

乡村振兴大潮中,宜昌培植脐橙、蜜橘、茶叶等特色产业,吸引能人回乡,焕发基层组织活力,带富一方百姓。在年度全省市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宜昌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并通报表扬。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秋高气爽,丰收正旺。秭归县郭家坝镇王家岭村,满坡翠绿,沉甸甸的鲜橙压弯枝头。

“再过一个多月,这一季的脐橙将大面积上市。”48岁的村民唐河清探着身子,边剪枝边算账:他家有0多棵果树,今年上半年鲜橙收了近6万斤,卖了12万多元,“再加上下半年的鲜橙收入,不错了,知足啦!”

和秭归大多数村一样,王家岭四季都有鲜橙产出。秭归县高级农艺师向进介绍,随着品种改良提速,伦晚、棕橙等新品迭代推出,从当年11月到次年7月都产果,大大增加果农收入。

去年,唐河清在秭归县城给儿子买了一套商品房,总价67万元,一次性付清。

“村里四成以上村民都在县城全款买房。”该村党总支书记马尚军说,全村脐橙种植面积多亩,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户村民中,七成以上村民年收入过20万元。

产业富民,不止脐橙。在茶叶大乡夷陵区邓村乡,农民银行存款户均6万元。在远安县何家湾村,年产香菇万袋,户均产值2.3万元。在长阳榔坪镇,10万亩药用木瓜,销售占全国近七成份额。在枝江,董市等4个镇入选全国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占全省近四成。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宜昌市副市长刘洪福介绍,目前该市已有特色专业乡镇33个,覆盖30.74万农户,占该市总农户数的33.61%。

新农民“上山下乡”

9月23日,清江畔的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村,中国清江(宜都)鲟鱼谷二期生产车间雏形初现。站在热火朝天的工地前,村党总支书记许长平欣慰地笑了。

3年前,许长平还做着经营苗圃的生意,年被推选为村支书。甫一上任,许长平就联络上在外打拼的88名同乡。“逢年过节联系一次、大事小事过问一次、重大活动邀请一次、重要对象拜访一次、家乡发展通报一次。”许长平的诚意感动了他们,不少人出资、捐物支援家乡建设。

引来鲟鱼谷项目落户后,从征地拆迁到服务企业,许长平都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现在,我们鱼子酱出口全国第二,年产值已近0万元。”清江鲟鱼谷负责人季坚义表示,项目已吸纳6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近3万元,后期还将吸纳0多名村民就业。

能人回乡,盘活资源。目前,宜昌已招引位市民下乡、位能人回乡。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除了引进新农民,宜昌还培训原村民为新型职业农民。年以来,该市探索实施“农业首席专家制”,成立全省首家职业农民学院,制定全国首部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民职称免费评定。

点军绿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兴华,是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种植班学员。学到技术后,他带动全村多户农民发展半高山蔬菜,户均年增收元以上。

据统计,宜昌已累计培训柑橘、茶叶、蔬菜等专业新型职业农民2.9万余人。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宜昌田间地头,播撒新的种子。

7个基层组织释放强磁力

9年共分红45万元!一算账,当阳市草埠湖镇楚湖村村民汤在胜着实有些意外。

年,村党支部书记邢汉生率领大伙成立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流转土地建基地,一体化发展多种作物,优化产业结构;托管土地提供种植服务,让闲置产生效益;社员入股资金购买农机,提高生产效率……如今的合作社,小田连片成大田,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实现品种、肥料、种植、管理、收获“五统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亩产收入。

如今,该合作社已吸纳社员人,托管土地近1.5万亩,流转和入股土地多亩。作为第一批社员,汤在胜掏20万元资金入股。“年,合作社销售收入1.4亿元,社员人均收入5万元。”邢汉生说。

组织领路,百姓致富。近年来,宜昌推进基层党建“三在工程”——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全市7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强支部堡垒,引领乡村振兴。

在长阳璞岭村,村支部带领村民发展茶、药、果、草四大主导产业,让一个偏远穷山村变成宜昌市文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村子富了,党支部的分量重了。为不缺席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老党员张登明清晨6点出门,走几小时山路赶到村委会。“村里带领我们致富,我们当然要积极参加村支部活动。”张登明说。

“山大人稀变宝地,高山药材梯连梯,中山茶叶绿挨绿,洋房楼房栋栋起,网线有线传信息,群众生活好欢喜……”夜幕降临,璞岭村百姓大舞台前灯火璀璨,山里人跳着广场舞,在歌声中体味着幸福日子。(记者张真真雷巍巍通讯员方素珍姚红)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0月7日1版

《家门口赚钱“梦里都笑醒”》

农家小院里,小孩子追逐嬉闹,大人们围坐一起喝茶聊天,享受假期好时光。

10月1日10时许,宜昌兴山县榛子乡和平村“巷子人家”农家乐,迎来第一批客人,张立一家人忙活开来。

张立负责接单点菜,母亲在地里摘菜,妻子当主厨,一刻也闲不下来。

“这几年,榛子乡成了避暑休闲热门地,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吃饭住宿一位难求。”张立说,农家乐生意兴隆。

今年34岁的张立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一家工厂做生产管理。年,因父亲生病返回家乡,子承父业种植烤烟。因收入微薄,年他转型到镇上开餐馆。

年初,借着政府统一改造民宿、农家乐的东风,张立修缮自家房屋,修建停车场,增设家具家电。

“去年十一开业至今,毛收入80多万元。”张立直言,“没想到,闲置的房间、地里的蔬菜,都变成摇钱树。”

“这种在家赚钱的日子,让我梦里都笑醒。”张立说。

李静是张立的老邻居,他比张立更早享受到发展乡村游带来的红利。

年,在外跑运输的李静,回到和平村建起近千平方米的三层楼。随着兴山县发展康养产业,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这就是商机。”李静将一楼建成餐厅,二楼、三楼装修成客房,取名榛子避暑山庄,成为榛子乡最早的民宿农家乐。

10月3日一大早,李静送走14位襄阳客人,兴山本地又有10余人入住。(记者黄璐通讯员周燕琼黄青青)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0月4日1版

“唤醒”三峡库区闲置资源

阅读提要

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化解近10年来最大一起“僵尸企业”遗留问题,成功探索出一条在三峡库区产业承接带上激活闲置土地厂房的办法,加快向土地集约化利用、可持续性发展转型。

在秭归,一个曾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在长达7年“沉睡”后被成功唤醒。通过“回购租赁”,江苏雨润集团在该县的“烂尾”项目——福润禽业,引进上海正新食品集团后,实现就地“重生”。

“土地不变、厂房不变、主营不变”,在这片83亩的地块上,盘活首年即创产值1.4亿元,今年前8个月逆势突破1.1亿元。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破产重组、租赁转让,该县多种方式处置“僵尸企业”,盘活润恒建材、中天晟电子等7家困难企业,唤醒三峡库区产业承接带上的闲置厂房和土地8万多平方米,今年前9个月新签约重点项目27个,协议投资额23.77亿元。

万元回购“崭新”工厂

沿翻坝高速秭归出口,向长江库岸行驶数公里,就是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九里工业园。背靠移民新城,坐望高峡平湖,作为三峡后续建设项目,该园区承接三峡库区对口支援产业,其中包括福润禽业加工基地。

9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入该基地,在绿树环绕下,厂房呈一字排开,建筑面积达1.5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冷冻库、配电房、食堂、浴室等设备几乎都是崭新的。

时间回到年4月28日,在一片黄土上,项目宣布正式开工。时任雨润集团负责人在致辞中说,将建设万只肉鸡加工和良种鸡养殖示范基地。

当年工厂建成,只进行短暂试生产之后,机器就停止了轰鸣。这一停就是7年。随着雨润集团陷入债务困境,启用该工厂几乎没有可能。

为避免债权追溯和资产冻结,并在最短时间内重启项目,最优的解决之道是回购厂房和土地。经评估后,扣除地方优惠政策,秭归县以万元购回一个“干净”的工厂,把包袱变成推动发展的资本。

盘活第二年产值过亿

资产处置的同时,秭归整合上下游,用一条完备的“低温肉”产业链吸引了龙头企业。

该县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不仅有成熟的工厂设备,且周边培育包装、仓储、冷链物流、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港等生产服务业,大型肉类加工项目可立即投入生产。

得知上海正新食品集团正在全国寻找扩产商机,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县长杨勇多次带队上门,提出可租赁厂房,极大降低企业成本。

“秭归的投资环境打动了我们。”上海正新食品集团秭归项目负责人倪丽告诉记者,她是安徽人,过去长期在温州,秭归人生地不熟,却时刻有回到娘家的感觉。“门口电缆断了,本以为要耽误半个月、花费20多万,结果4天抢修完,企业没出一分钱。从招工、生产、物流,各种问题迎刃而解。年底正式投产之后,产销迅速爬坡。”

记者在生产线上看到,经分解、旋切、片开,鸡胸肉变成独特爱心形状,“这是正新鸡排的独特标志。”倪丽介绍,从福建运来的冻鸡,在工厂切割后,加工成鸡排等速冻调理肉品,再销售到正新食品集团旗下正新鸡排、快了汉堡等2万多家休闲食品连锁门店。

沉睡了7年的厂区苏醒了。该厂年实现产值1.4亿元。今年尽管经受疫情冲击,依然保持产销两位数增长,前8月销售1.1亿元。正新食品集团计划明年在秭归追加投资,购买厂房,“从租客变成业主”,并启动二期扩产。

一批闲置资源被唤醒

“盘活福润禽业的一整套工作方法,推广复制到其他‘僵尸企业’,逐一研究合法对路的处置办法,一企一策,让现有的闲置资产尽早盘活。走出粗放型发型,推动三峡库区土地集约化和可持续利用。”秭归县委书记卢辉说。

秭归县加快动能转换,通过破产重组、腾笼换鸟等方式,成功处置中天晟电子、海瑞特钢、润恒建材、福润禽业等7家僵尸企业,累计盘活闲置资产1.3亿元,盘活闲置产房和土地8万多平方米。

年,该县引进湖北雨晴伟业防水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收购并救活县内濒临倒闭的润恒建材公司,当年“晋级”规模企业。

今年,该县又引进湖北德重精线有限公司,将破产企业中天晟电子有限公司的资产盘活,已上马44条超细漆包线生产线。预计到今年10月,多条生产线能全部开工,可实现年产能3吨,年产值约3亿元。

处置闲置资产,唤醒的不仅仅是沉睡的土地和厂房,更带动了产业链相关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在九里工业园内,随着正新食品的到来,新派包装厂业务大增,今年8月单月产值就达到3万元,同比提升37.5%,全年产值有望过亿。(记者张乐克通讯员郑家裕刘珍)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湖北卫视

10月3日

湖北新闻头条

“十三五”成就巡礼·动看湖北

宜昌:生态长卷

来源丨宜昌发布综合

编辑丨晓浪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kb/69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