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地位不动摇,但是现如今出现了新一、二线城市,中山成功进入二线城市行列!
这已经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制作的《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第四年,最新的《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刚刚发布。
这份榜单是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的综合计算出来的。
是的,你没看错,30个“新二线”城市中,有了我们大中山的身影。而在年度榜单中,中山还处于三线城市行列。
短短三年时间
中山就进入新二线城市
原来全赖这些优势!
(一)中山区位优势明显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市正好位于深中通道的一端,是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作为其中重要节点城市的中山,正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做好“东承西接”文章,加快创新发展,奋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大湾区建设从开局起步,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对中山来说,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我们画好了一张带着时间刻度的‘施工图’‘项目书’。”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说。
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山正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并取得成效:
(一)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已接入国家高铁网,可通达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
(二)中山公路交通进入高快速路网时代,总里程超过公里;
(三)中山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外轮可直达中山码头。
“未来三年,中山还将计划投入亿元打响大交通建设攻坚战,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半小时可达广州、深圳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陈旭东说。
(二)中山拥有独特的产业配套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据中山市科技局局长尹明介绍,虽然在科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中山与广深、香港还有差距,但是在创新成果转化,特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中山有独特的产业配套优势。
中山实体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全市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包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白色家电在内的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以及5个超亿元产业集群……
“这些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培育孵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础,也非常符合规划纲要提出的各城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尹明说。
事实上,一批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也正在加速落户中山。去年,中山、澳门签署《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粤澳深化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此后,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又落户中山。三地融合发展的深度、广度明显加强。
(三)拎包即可到中山创业就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城市吸引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也选择来中山创业就业。
在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澳门青年谢嘉荣及其团队是22个入孵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之一。年,他和同伴在中山创立公司,医院探视系统产品,医院的人流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就医体验。当地给予他们两年场地免租、提供免费创业指导的支持。
在他看来,内地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市场机会非常广阔,政策环境也越来越好。这些独特的优势,都让他对来内地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
“我们现在不仅往来澳门、中山很方便,往来大湾区城市都很方便。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和我一样,选择来中山、来大湾区发展。”谢嘉荣说。
如今的中山,已经开始成为许多人寻找的最适合的城市。
客官!再看一下呗~亿元!个项目!中山的要做这些大事情!
中山,被中央点名了!就是这个视频...
央视点名!打造中山成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
《中山岐江新城新规划》出炉!地铁18号线引入,石岐/东区/火炬多区得益!
加我们星标,不要错过任何好文!
-END-
来源:第一财经、网络等
编辑:深中看房
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