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文旅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广东省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入境过夜游客人数等长期在全国名列前茅。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广东省文旅行业遭受重创。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广东文旅人直面困境,敢于担当,在全国率先落实文旅行业疫情防控措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以武汉为主战场的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当木棉花盛放于南粤大地,广东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来临。
2月20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扩内需、促消费”专题会议上专门提出要求,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广东省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和冲击,缓解生产经营困难。随后,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业平稳健康发展扩大市场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2条政策举措帮助全省文旅体业渡过疫情难关,提振发展信心,扩大市场消费,实现平稳发展。广东文旅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干劲投入到复工复产的大潮中去,在困境中千方百计激发行业发展潜力,促进文旅产业复苏发展。
共同战“疫”义无反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原本喜庆的春节假期变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广东省是除湖北省以外,受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较多的省份。面对严峻的形势,广东文旅人迅速行动,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把做好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1月23日,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迅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开始,广东省文旅系统根据防疫形势变化打出“组合拳”迎战。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假日期间应急值守,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落实文旅体行业防控疫情措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关停;体育场所、娱乐场所、网吧、游艺场所等一律暂停对外开放;全省旅行社暂停经营国内和出境团队旅游活动,在线平台暂停销售“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封闭性、集聚性项目和体育活动、赛事暂时关停;全省电影院全部关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省文旅行业发展遭受沉重打击,面临巨大压力。从疫情发生至2月底,广东省旅行社取消游客团队数超过3万个,涉及组团人数52万余人,退团退费导致全省旅行社损失较大。星级酒店开房率不足10%,民宿基本停业,全省A级旅游景区大部分关停,仅有少量属于开放性和含有附属设施的景区部分关停。据初步统计,年春节假期7天,全省接待游客.7万人次,同比下降79.4%;全省旅游总收入48.4亿元,同比下降90.2%。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表示,尽管这个春节“旺季不旺”,但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帮扶引导和各方努力,广东省的文化旅游体育行业一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困难,化“危”为“机”,在疫后重新获得生机活力,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复工复产蓄势待发在疫情逐渐稳定的形势下,广东省文旅业也蓄势待发,迎来复工复产的“春潮”。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指导全省各地文旅行业继续实施疫情防控,稳步做好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工作指引》要求,坚持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五个优先”,即露天场所和项目优先、自然类景区优先、景区游览功能服务优先、低风险地区优先、旅游住宿功能服务优先,有序推进文化和旅游经营服务单位开放运营。其中,中风险、低风险地区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放工作由地方党委、政府决定。旅行社继续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包括邮轮旅游产品)。此前,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等组织也积极探索,结合文旅业细分领域相继发布了相关复工复产指引,其中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发布了《广东乡村旅游有序开放工作指南》,从安全管理、公共卫生、避免聚集、旅游服务、餐饮住宿等五方面进行规范引导。
据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秘书长晏曾节介绍,《广东乡村旅游有序开放工作指南》充分考虑了广东省乡村旅游点的空间、游览和运营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如加强乡村旅游点内的动物防疫工作,禁止游客与动物直接接触;严格禁止以野生动物为原料的菜品。
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则联合广东省内11家民宿行业社团拟订了《广东省民宿行业复工工作指引》,从落实履行经营主体责任、执行复工营业公示机制等十大方面引导广东省民宿行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据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副会长李超介绍,《广东省民宿行业复工工作指引》充分考虑了民宿特性。如大部分民宿层高控制在4层以内,电梯属于非硬性需求,故建议在Ⅰ级、Ⅱ级防控区,民宿经营单位应酌情停用电梯或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感染。
随着复工复产指引政策的出台,广东省各地文旅景区、酒店民宿也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先后进行有序开放或复工复产。广州市多地旅游景区、文博单位等已陆续开放。
截至目前,广州塔、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等标志性景区,广州图书馆、广州博物馆(镇海楼)等公共文化场所以及30家A级旅游景区、1家重要文旅项目(花都融创文旅城)已全部或部分开放,全市文化旅游行业50强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2%,纳入统计的20余个重点旅游项目日均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周末游客人数突破10万人次。
佛山市A级旅游景区和文旅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率达%,星级旅游饭店复工复产率达97.14%,其中南海西樵山风景区也于近日恢复开放,实行网上实名制预约方式售票,每日游客接待量不超过人次;有序开放白云洞、翠岩等户外景点;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及景区内的院、楼、馆则继续关闭。
广东省民宿复工复产方面,据广州市民宿协会会长戚兴华介绍,截至3月上旬,广州市约有三成的民宿复业,据初步预计,大部分民宿将集中在3月中下旬复业。位于广州市增城的吾乡石屋已经复业,该民宿总经理贺丁表示,第一周的入住率有五成,主要来自网络平台的预约客户;深圳大鹏新区约有一两百家民宿申请开放,其中,较场尾小镇已经复业民宿20多家。
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积极开展“暖春行动”联合营销,旗下酒店在有序复工复产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拓展经营,在餐饮方面推出了接地气的“外卖”配送服务,如白云宾馆、亚洲国际大酒店等多家酒店联合推出“安心行政套餐”订购配送服务等。
此外,广东全省多个文旅重点项目也全面复工复产。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听音湖片区的千古情项目施工工作已恢复正常,疫情防控工作也进展顺畅。江门开平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鹤山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也已经开始复工复产。
文旅消费扩大内需汪一洋表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既是提振市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近期文旅业因疫情来势汹汹而受到的影响是短时期、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文旅业复苏在望。广东省将进一步完善优化政策措施,联合文旅行业企业共同努力,把疫情影响作为行业提升的一个契机,积极化“危”为“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作为、采取措施促进广东省文化和旅游消费:
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支撑、品牌打造方面,组织开展“全域旅游在行动”和“广东人游广东”活动。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认定一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打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精心策划“广东人游广东”系列活动,在疫情结束后,鼓励各地市开展“省内联游”,并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大力推广韶关丹霞山和江门碉楼世界遗产游、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游、粤北生态游、云浮康养游、广东老字号体验游等精品线路,统筹推进南粤古驿道、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和连线开发。全力推进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带动促进粤北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通过“广东人游广东”,促进“广东人识广东”,有序推动省外、境外游客游广东。
在营造环境、创新业态、拓展服务方面,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消费和业态创新。以广东省举办“亚青赛”等重要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健康消费。推出“文体健康”系列优质文旅产品,支持文旅企业增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户外营地等产品供给。充分利用绿道、碧道、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发展休闲经济,创建一批特色自驾游旅游目的地和营地体系,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发展文化和旅游“夜经济”,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实施公共文化设施、A级旅游景区延时开放活动,推进博物馆夜间开放或延时开放。鼓励企业探索文旅领域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金融服务等模式,实现互联网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