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探微汉昭帝平陵

文/卞润梓

平陵是汉昭帝刘弗陵与上官皇后的陵寝,位于汉武帝茂陵以东,根据学者研究,基本确定东侧陵冢为汉昭帝陵,西侧陵冢为上官皇后陵。平陵现存陪葬墓23座,包括窦婴墓、夏侯胜墓、朱云墓、张禹墓、韦贤墓等。平陵周边出土了建筑遗迹、彩绘木车等文物,以及陕西、中原地区最早的骆驼骨骼实物。

武帝托孤昭帝登基

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已死,继承人的选择成为了汉武帝现阶段迫在眉睫的任务,汉武帝当下仅存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幼子刘弗陵三人。燕王刘旦为三人之长,博学多才,在太子刘据死后,自认为可以顺位成为继承者,于是上书求入宿卫,谁知被汉武帝猜透心思,使者被杀,失去了继承资格。广陵王刘胥好倡乐逸游,没有法度,也不可能作为继承者的人选。身高体壮又十分聪明的刘弗陵便成为了最佳的继承者人选。

汉昭帝刘弗陵

汉武帝非常喜爱幼子刘弗陵,认为他非常像自己,但因刘弗陵年龄太小,自己年事已高,自己去世后必然需要重臣辅政,通过观察,汉武帝最终认为只有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是可靠的人选。一次,汉武帝将一幅描绘周公背负周成王接见诸侯的图赐给了霍光,暗示他未来要模仿周公忠心辅佐幼主。

钩弋夫人

为避免“主少母壮”,断绝再次出现吕后第二的情况,汉武帝突然痛斥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钩弋夫人,对她的屡屡求情不为所动,随即将其赐死,为未来刘弗陵顺利继承帝位并掌握大权铺平道路。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盩厔五柞宫重病,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共同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又任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在任命后的第二天,汉武帝病逝,葬入茂陵,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平定内乱霍光主政

霍光

公元前86年,金日磾去世,霍光与上官桀共同辅政,二人关系紧密,霍光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上官安通过盖长公主的关系,将女儿安排入宫,成为了年仅10岁的汉昭帝的婕妤,次年立为皇后,即上官皇后。随着上官氏受封皇后,上官桀父子被封为将军,上官家族势力逐渐壮大,开始与霍光出现激烈的权力冲突。

桑弘羊

上官桀逐渐与燕王刘旦、盖长公主、御史大夫桑弘羊结成联盟,预备陷害霍光,声称霍光调集军队意图造反。13岁的汉昭帝认为霍光调动军队不需要太长时间,而且远在燕地的刘旦不可能知道并上书告知,一定是燕王刘旦等人的阴谋。上官桀与燕王刘旦见状,决定索性造反,不久后事情败露,上官桀被族诛,桑弘羊被杀,刘旦、盖长公主自杀,燕国被废,辅政大臣尽亡,霍光真正权倾朝野,成为了汉昭帝时期实际的统治者。

苏武牧羊

汉昭帝时期,霍光以皇帝名义进行了一系列民族与经济政策调整。霍光主政时期,匈奴与汉朝和平相处,重新开始和亲,并释放了扣押19年的苏武。霍光向没有种子与食物的贫苦农民借贷,因灾害免除借贷农民的偿还义务,取消当年的全国田赋。霍光还废除了汉武帝时额外增加的诸多赋税,使赋税恢复到了文景时期的水平。

盐铁之议道路之争

汉昭帝即位后,朝中在执政理念方面产生了重大分歧,重臣在具体是继续推行汉武帝“国进民退”的大政府政策,还是恢复文景时期“小政府,大社会”、藏富于民的政策之间十分纠结。公元前81年,朝廷召集天下各郡国推荐的六十多位贤良、文学人士,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展开辩论,核心议题是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权和均输制度的存废问题,故名“盐铁之议”。

经过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后,全国各地举荐的贤良、文学人士多为信仰董仲舒思想的儒生,痛恨秦国法家思想,曾向汉武帝建议政府不要垄断经营盐、铁,反对政府与民争利。而桑弘羊自小跟随汉武帝,是盐、铁、酒官营专卖和均输制度的创立者与主管者,坚决维护“国进民退”的大政府政策,双方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辩论。

《盐铁论》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双方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不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都是可选的国家发展道路,核心目的都是“国强民富”,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国家经济,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盐铁之议结束后,霍光废除了酒的官营专卖以及关内冶铁业的官营垄断,其他政策照旧保留,基本上坚持了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中所制定的政策,中和了双方观点,推动了汉朝政权进一步的发展。

汉昭帝平陵

毕沅所立“汉昭帝平陵”碑

公元前74年,年仅20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在位仅13年,死后葬于平陵。传说汉昭帝平陵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周陵乡新庄,陵前立有清代毕沅树立的碑石,这与文献记载不符。真正的平陵位于汉武帝茂陵以东,现存东西两座大封土,帝陵与后陵的位置长期存在争议,现学者基本明确东陵为汉昭帝陵,西陵为上官皇后陵。

东陵封土底面边长-米,顶部边长40-42米,高32米,封土外四面中部有墓道,陵园四面皆有夯筑垣墙与门阙。西陵底面边长-米,顶面边长45-48米,高30米,整体形制与东陵相同。平陵周围曾分布着上百座古代墓葬,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平陵陪葬墓,可能是徙居平陵的富豪、官吏的墓葬或平陵陪葬墓的祔葬墓。

平陵漆木马

平陵周边现发现建筑遗址5处,发现大量涂朱的绳纹瓦片、云纹瓦当等,出土了大量刻有吉语的陶器,如“山石大吉”、“金公大吉”、“日富昌”等。在已钻探的陪葬坑中发现了十余匹橙红色的漆木马,以及陕西、中原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骆驼骨骼实物。

废昏立宣中兴曙光

西汉皇帝世系图

汉昭帝去世后,没有留下子嗣,皇位继承问题逐渐凸显,此时汉武帝的儿子中仅存广陵王刘胥在世,霍光认为刘胥行为不检,喜好与野兽搏斗,不适合被立为新君。霍光以上官太后的名义,下诏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即位后,荒淫无度,行为乖张,霍光于是征询大司农田延年的意见,二人仿照商朝伊尹废黜太甲的先例,废黜了在位仅27天的刘贺。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封地在今江西南昌附近。

海昏侯刘贺玉印

刘贺被废后,光禄大夫、给事中丙吉向霍光推荐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病已是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时刘病已还处在襁褓之中,关在郡邸狱,时任廷尉监的丙吉吩咐女囚哺乳照顾,并想办法保护刘病已。之后,刘病已被送到掖庭中,迎娶许平君为妻,年少时游历长安,熟知民间疾苦与吏治得失。

汉宣帝刘询

霍光认可了丙吉的建议,与丞相杨敞向上官太后上奏:“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太后批准后,霍光迎接刘病已参见太后,封为阳武侯,随后奉上皇帝玺绶,拜谒高庙,而后即位,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在霍光的辅佐下,汉宣帝刘询即将开启汉朝的又一轮治世中兴。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①阎崇东.西汉帝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②侯杨方.盛世.西汉[M].北京:中信出版社,.

③徐卫民主编;陕西省地方办公室编.陕西帝王陵墓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

④岳起,刘卫鹏,邓攀,骆选良.西汉昭帝平陵钻探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05):3-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iwei.com/zgwgl/9038.html


当前时间: